小方和這個女孩子就這件事情作了親密的交談,但是沒想到,自從那次之後,女孩和他漸漸疏遠,也許是後悔讓他知道了這個秘密。終於有一天,她開始在同事間放風,說小方做事常常偷懶,完不成的任務都要她幫他頂著。
上麵的故事可能會引起很多人的深思。
千萬不要和這種“白眼狼”有過密的交往,因為你對他知根知底,所以一旦風向有變,你立刻就會成為他的重點防範對象。別人的傷心史,能不聽就別聽,更不要濫施情感。你同情他,說不定他轉眼間就會為自己的一時脆弱而後悔,甚至轉而恨起你來。
陰險的人難以共同合作
從一定意義上說,合作是一種優勢的互補。有時候,甲可能具有某一方麵的優勢,乙存在著另外一方麵的優勢,而這兩方麵的優勢又是甲乙所互缺的,那麼,將這兩種優勢合在一起,可能就會形成一種足以構成衝擊的競爭實力,當然,有些合作可能並不是兩個人的合作,也可能是三個人或更多人的合作,但不論幾個人或幾個集團的合作,都是為了充實和壯大競爭力量而進行的互補和互助。
但大多數時候,人們的合作是從困境中開始的,是為了擺脫某種共同陷入的困境而攜起手來,為著共同的利益和目標而進行合作。在現實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是經濟方麵的合作。這種合作意識大多是自然而發的,因為麵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很多人都深深感受到了個體力量的不足和遺憾。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尷尬使他們無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大顯身手,於是,他們便很自然地想到了合作。
張朋從一家國營建材商店下崗後,一直找不到工作。
單位每個月僅開給他不足200元的生活保證金,遠遠不夠維持一家三口的日常生計。張朋很苦惱,四處尋找掙錢的門路。有一天,他碰見了本家遠房妹子的丈夫戴廣,聊起天來,才知道這位妹夫也在尋求門路賺錢。戴廣過去在城建局工作,因犯錯誤被開除公職,如今也是家境日衰,經濟困頓,求貸無門。兩個人訴說起家中的苦衷和個人的想法,很快就一拍即合,決定合作開一家建材商店,張朋懂價格,通進貨渠道,戴廣利用以前與市各建築公司的關係負責銷售,彼此優勢互補,很快達成了合作協議。
建材商店開業半年,盈利5萬元,這對月收入不足200元的兩位合作者來說,不啻一個天文數字。可是到了分成拿利潤的時候,兩個人心中各自都有了一個小九九。
張朋想,要不是我通曉商品價格和進貨渠道,天南海北地調貨源,能掙這麼多錢嗎?所以,戴廣要是不貪財,這5萬元利潤,應該讓我拿大頭,給我3萬元才合理。而戴廣呢,他心裏也犯嘀咕:這位姐夫單槍匹馬出外進貨,沒有人監督他,沒準兒陪吃了許多回扣,兩頭賺錢。更何況,他雖然懂得進貨渠道,可要是沒有我這些老關係,怎麼會把這些貨物就這樣順利地銷出去呢?所以,這5萬元利潤應該多分給我一些才對……就這樣,兩個人想來想去,都走到了貪得無厭的死胡同,首先是張朋試探性地提出了多分一點利潤的要求,接下來的就是戴廣跟他臉紅脖子粗地較真,一時口多微詞,互不相讓,直爭得叫罵起來。
接下來的事就可想而知了,張朋逢人便說戴廣的壞話,把半年來兩人合作過程中的事情添枝加葉,製造出有關於戴廣人品的種種說法,以此證明自己的功勞大,獲利少,不貪財的品質;而戴廣也當然不是省油的燈,不管走到哪裏,都對張朋的貪心和不講情理大加詆毀和指責。而且兩個人都各自拿著商店的錢賬不交;並像搶劫一樣把商店的貨物拉走,誰先下手誰就多拉去一些。至於外麵的欠款,兩個人誰也不還,互相推諉,張說應該由戴還,戴說應該由張還。這樣,不但他們二人的關係搞得分崩離析,就連外麵的客戶也與他們鬧得不亦樂乎。
很快,商店倒閉了,兩個人又變成了無業人員,繼續為尋不到賺錢門路而苦惱。因為合作,使他們獲得了一定的成功,也因為合作,使他們彼此不能再好好相處了。
搶功的陰險之人
“窩裏橫”最擅長的伎倆就是有成果就攬,有責任就推。如果你的周圍有這種“窩裏橫”,像廁所裏的蒼蠅,嗡嗡作響,到處亂飛,抓之不著,揮之不去,受擾者有心拍拍屁股走人,又不情願為這麼個東西耽誤了大事,那好好看看這個故事也許可以告訴你怎麼對付他。
“趙軍太過分了!”李某剛被經理訓了一頓,“成績都是他的,責任都是我的,跟他一起做事算我倒黴,這月獎金又泡湯了!”李某的話立刻引起其他同事的共鳴。趙軍做事經常耍小人伎倆,大家一起做項目,他不僅挑肥揀瘦,而且占他人之功為己功,出了事兒,責任卻往別人頭上推,可他每月報告寫得天花亂墜,偏偏經理就信他的。
因為他的讒言被扣獎金,李某也不是第一人了。為了遏製小人的勢頭,大家決定懲戒趙軍,也讓經理擦亮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