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是一種精神人格異常的表現
吹牛,在人們的生活中司空見慣,但有時候,吹牛是一種精神人格異常的表現。
在精神病學中有一種“誇大妄想”,其表現之一就是吹牛。有這種妄想症的人在與他人交談時會說得天花亂墜,內容往往脫離客觀現實,甚至是“天方夜譚”。他們常把自己描繪成才能驚人、權力無限、財富巨大、無所不能的奇人,並且誇大妄想所談的內容還會隨時間和環境的變化而變化。
誇大妄想的初期,患者吹牛的內容破綻不一定明顯,有些聽者甚至會信以為真,在不知不覺中成為這些人的追隨者,有時甚至會上當受騙。隨著病情的發展,患者的病態思維就會變得毫無邏輯,吹牛內容也隨之破綻百出,這時候和他們交談,就會很容易判斷出這種吹牛行為是一種病態。
其實,很多時候,吹牛也許並沒有這麼嚴重,隻不過在人與人交往時總想讓對方對自己印象好一點,讓別人覺得自己看起來比真實的自己更偉大些,這倒是一種正常的心態,無可厚非。所以,每個人在與他人談話時,多少都會有一些吹噓或說謊的成分,都會對自己有點拔高和誇大,但這是有一定限度的。有些人故意說些誇大其辭的吹牛皮的話,則隻是當笑話說,讓談話的人都開心一點,活躍氣氛罷了,這種幽默的方式倒是蠻受人喜歡的。
提供有趣可笑的話題來活躍氣氛那還算是能讓人接受的。
但是,一本正經大言不慚地吹噓自己,並且謊話連篇地吹牛皮,就分明是虛榮心作怪,自我表現欲過強。這種人其實恰恰是很差勁的,正是為了掩飾和彌補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才拚命大吹牛皮的。
有些男人吹起牛皮來真是一點都不臉紅,那真是如入無人之境,非常熟練,一點都看不出他們是在說謊。他們會吹噓自己多麼見多識廣,去過世界上多少國家,或者自己認識多少各界名人,有什麼事盡管找他幫忙,再或者自己家屬如何有錢有勢,自己工作如何輕鬆又賺大錢等等。
在他們看來,“假作真時真亦假”,謊言講得多了也就變成真的了,所以他們會不停地吹牛皮,不停地說謊,連他們自己幾乎都認為自己的謊言是真的,完全忘了自己是誰。
故意說大話、謊話以欺騙女性感情,博取女性好感的男人,自然是女性要當心的人。他們是純粹有預謀的撒謊吹噓,圖謀得到女性的真情和信任,進而達到他們的某種目的。
不過大多數平常喜歡吹噓的人,多數隻是性格上本來就愛吹牛皮,倒不是故意要欺騙別人,他們在誰麵前都是大話連篇,謊言不斷。也就是說,與故意用大話欺騙別人的陰險之人相比,他們隻是為了希望得到對方的好感,而不管對方是誰,下意識裏多半沒有想騙人的意思。
這種本性就喜歡大言不慚吹牛皮、也吹慣了牛皮的男人,到頭來在現實生活中還是做不到他嘴裏所說的地步的。而且他們感情善變,喜好過虛榮奢華的生活,也常因太過吹噓而被聰明的人捉弄。他們在牛皮被揭破時,也會有歇斯底裏的傾向。所以,與這種吹牛的人交往的話,最終隻會得到了一個吹破了的牛皮鼓。
吹牛的人的四大特征
翻閱美國的商業曆史,我們可以看出,50年以前的大商店,在今日依然存在的幾乎寥若晨星。那些大商店,在當時好像雨後春筍、生機蓬勃,登各種欺人的廣告,做各種欺人的勾當,真是盛極一時。然而它們的壽命不可能長久,因為它們缺少信譽。在大眾麵前,它們終究是不可靠的,雖能一時欺騙得逞,但是這種騙局遲早是要被發現的。那時它們就要被冷落、衰落而終至失敗了。
天下沒有一種廣告能比誠實無欺、言行可靠的美譽更能取得他人的信任。你要接近誠信的人,和他們做朋友。
一個人講信義了,這個人就會有威信,說話就有人聽,有人信,當遇到困難的時候人們就會跑過來幫助他;
反之,一個人若是總騙人,總不講信義,那麼,這個人的人緣就會很差,說話的分量就會大打折扣,有時即使說的是真話,人們也總以懷疑的態度來對待,而當這個人處於危急、需要他人救援時,人們也會采取冷漠態度對待。
這是人之常情,誰都喜歡和言而有信的人交朋友,誰也不會願意等待吹牛的人們實現諾言。那麼,有些人為什麼做不到講信義呢?
1.缺乏一點責任感。
有的人為什麼說話很隨便?就是因為缺乏一點社會責任感,不會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譬如,答應了他人3點鍾約會,4點還不到,一點都不考慮對方是多麼的焦急,不考慮浪費他人的時間,甚至還認為這些都是“小事一樁”,無所謂,這就是缺乏責任感的表現。一定要對這種行為表示強烈的反對。人是一個社會的人,每個人的任何社會活動都在表現著對他人、對集體、對社會的一種責任,為什麼做人做事一定要“言必信,行必果”?因為隻有這樣,人才能有所進步。因此一旦遇到這樣的“大話王”,就必須加強他們的責任感。
2.沒有考慮承諾的可行性。
某高校一個係主任,向本係的青年教師許諾說,要讓他們中三分之二的人評上中級職稱。但當他向學校申報時,出了問題。學校不能給他那麼多名額。他據理力爭,跑得腿酸,說得口幹,還是不能解決問題。他又不願把情況告訴係裏的教師,隻對他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