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偽君子(3)(2 / 2)

“就當作沒有發生過這件事吧!”

“什麼意思呢?”

小周不明白他話裏的意思。

他誠懇地為小周分析:“你是非常正直又認真的人,這一點我知道。你剛才所說的,大概也不是謊話,但是,公司會怎樣想呢?”

小周默不作聲、不知所以。還是沒有明白他的意思。

“公司也許會認為,這個職員說是遺失貸款,說不定是拿進自己的腰包裏。大部分人也一定會這麼認為的。”

小周邊聽邊流出了冷汗。

“我是十分信任你的,我肯定不這麼認為,但是公司一定會持這種看法。你還年輕,可以說前途無量。如果被公司懷疑了,你以後的日子怎麼過呢?我是為了你的前途啊!”

小周一下被他的話震呆了,全身顫抖。

“15萬元的確不是一個小數目。但是,它卻換不回你的大好前途。如果我是你,就不會把這件事張揚出去,而會想辦法補足這一筆款項。”

小周咀嚼著他的話,不知不覺中覺得他的話越來越有道理———那家夥說錢是被人偷走的,其實全都放進自己的口袋裏了———同事的這些指指點點如在耳邊。就依經理所說的,想辦法填補這15萬元吧……

經理聽後,大加讚賞:“這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然後又加上一句:“為了你的將來,我絕對不會對任何人說。所以,你千萬也不可以對任何人提起這事。”

小周拿出了平生的積蓄,又托朋友向別人高利息借了錢,補足了丟失的貸款。

後來,小周明白了,陶經理把這件事隱藏起來,說是為小周著想,其實完全是為了自己。

丟了這麼多錢,他作為小周的上司也要負很大責任,作為工作失誤,小周當然會受到處罰,但境況總比現在好,同事也未必如他說的那樣懷疑小周。

切不可像個白癡一樣被那些“偽君子”們騙得說東是東,說西是西,要學會客觀地分析前因後果,而不是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不要被偽君子的高調所鼓舞

某些“偽君子”上司會利用你涉世不深、頭腦中還有單純的道德觀念,唱出高調以掩蓋自己的私欲。社會心理學證明,人們在“為了社會”、“為了他人”等大義凜然的口號麵前,對於本來不可能讚同的意見也會表示讚同,而且無法反駁。

例如,職業球員要求球隊能大幅加薪,但是在回答包圍他的記者時卻總是說:“我一點也不是為了個人而要求加薪的,隻是為了提高職業足球界的年薪水準才這樣堅持的……”

這裏一點也沒有責怪這位球員的意思。職業球員也想努力提高年薪,這是理所當然的事。這裏想說的是,他並沒有公開表示這種願望,他把年薪涉及的個人問題,漂亮地用全體的問題來頂替了。這也符合人們的道德標準,不是為了個人利益,而是為了大家的利益。

在下屬的眼中,“公而忘私”這句話永遠正確。也正是有了這句話,有些“偽君子”上司會突破這層道德防線,反其意而用之。他們會對下屬這麼說:“對我個人來說,隨便怎麼樣都行,但是為了公司,要減薪,要加班……”

超越了個人的利害關係,強調社會意義的口號,人們就容易上當,而且還不好反駁。因此這種伎倆常被那些“偽君子”們用來巧妙地操縱別人。

故而你千萬別被“偽君子”的這種高調所鼓舞,一定要謹慎,千萬別狂熱。一旦遇到對你唱高調的“偽君子”時,一定要小心防範、冷靜對付,否則,你就會被利用道德為武器的“偽君子”所算計。

有時候,“偽君子”上司會打著為了公司和員工的利益著想的幌子詢問下屬的意見和想法,下屬也就輕易開口了,因為不是以自己的意見為前提,責任感和壓迫感減輕了,因而警戒心也鬆懈下來,無意間說出了真心話。

如果被問及:“年輕人對公司和工作是怎樣一種想法?”上了圈套的下屬會侃侃答道:“覺得自己的價值較工作重要!”或是“和中年以上的上司不太合得來!”結果上司對你的評價由正變成了負。

因此當別有用心的上司問你類似的話時,你應能識破對方欺騙的詭計,並多加思考後再回答才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