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公府的大門四敞大開,身著綾羅綢緞的客人絡繹不絕。
有四個男人在門檻外的台階上迎客。
從左到右,他們分別是李家姑爺陳佳洛,李家四郎李玉郎,三郎李玉明,五郎李玉善。
李玉郎是嫡出且是主,故而站的位置比其他三人提前一些。
陽光下,他一身深紅色長衫,臉若銀盤,麵若敷脂,果真溫潤如玉,當得起玉郎兩字,把身後的兄弟都顯沒了。
董文宇下了車,迎上四人的目光,拱拱手:“恭喜恭喜,嫂子壽辰,我這當兄弟的,給嫂子獻禮了。”
跟隨的下人們忙挑著禮物一字排開。
李玉郎等人等的就是董文宇,不然誰的大駕能讓他們兄弟四人都在這呢?
李玉郎先一步上前道:“董叔一路風塵,辛苦了,快裏麵請,小侄已為叔叔備好了酒菜,就等叔叔品嚐。”
董文宇一邊進一邊跟其他三人打招呼。
又問李玉郎;“國公何時到?”
李玉郎回頭看了一眼街道,搖頭道:“二哥的馬前卒還沒送信來,誰知道呢,今日這麼大的日子,怎麼還沒到。”
董文宇道:“國公行事一向出其不意,所以才讓那些蠻族聞風喪膽,不急,很快就會到了。”
陳佳洛道:“二舅兄就算回轉,也不見得能陪舍人您喝好,陪酒,還得瞧我們兄弟的不是,您屋裏請,咱們裏麵去慢慢等。”
李玉郎笑的十分開懷的樣子:“對,姐夫說的沒錯,二哥哪有我們兄弟等風情。”
董文宇也哈哈笑:“是是是,國公無量。”
一行人到了四房外院,李玉郎把董文宇安置好後把李玉善叫出來:“董家還有郎君和小郎君過來,應該是跟著太君去後院了,你去接待一下,阿續那小子脾氣古怪,不見得指望得上,別怠慢了人家。”
李玉善十九歲,跟董養浩、李慶緒和董玉郎才是同齡人。
聽了哥哥的吩咐,性格十分內斂的李玉善頷首稱是,姿態像個下人。
李玉郎想了想,也沒糾正他,這個弟弟,在父親活著的時候十分受寵,父親差點把家產都留給了弟弟,現在弟弟被母親排擠,養成了畏畏縮縮的性格,也是罪有應得,還多虧了二哥撐腰,不然他和母親說不定要喝西北風呢。
這樣想著,嘴角的笑意立即就隱了去,二哥是因為有權有勢才能成為自己和母親的依靠。
這人啊,必須得有權有勢才行。
他揮著手:“去吧。”
李玉山從四房的院子裏出來,在通往花園的小道上見到一個小廝,他攔住小廝問道;“知道董家郎君和小郎君去哪了嗎?”
小廝抬頭一看,是家裏的受氣包五郎君,不耐煩的指指東側:“可能在竹林吧,小的也不知道。”
說完不等李玉善開口,人一溜煙跑了。
李玉善看著竹林方向,又墊腳望向自己的院落方向,最後選擇了南邊。
………………
寧馨院此時也是熱鬧非凡。
劉老太太帶著家人,親自把董太君迎到廳裏,並讓董太君坐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