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3 分歧(1 / 2)

李慶緒和葡萄走了,而李彤和陳豔那邊想嫁給李慶緒最後不僅沒嫁成,他們還搭了名聲,被國公府所有的人都笑話看不起,李慶緒婚禮過後,一家四口再也呆不下去,於是灰溜溜的走了。

這樣國公府就越發冷清了。

不過這清冷對以前的李宏遠還有影響,因為她以前最喜歡熱鬧,最喜歡別人跟她玩,可是現在她已經長大了,他並不喜歡那種沒有真情實意的交往和感情,所以並不需要這些熱鬧了,她需要的是對她好的人,那些對她不好的人,即便是在熱鬧又有什麼用呢。

沒用的東西都舍棄,李蘅遠專注與讀書,跟嶽淩風學內政,想辦法給自己樹立威信。

她都取得不的結果。

於是乎歲月無情,時光飛逝,轉眼間又到了八月份。

八九月份正是收割的季節,金黃一片,那是豐收的喜悅,不過這豐收是針對中原百姓來的,對於狩獵和遊牧民族來,過了秋就是冬,靠山有大雪封山,靠草原草原卻都枯萎了,所以正是急著儲存過冬糧食,不然就會挨餓的季節。

通常這個季節,他們就選擇騷擾邊境,搶奪中原人們的果實。

契丹的左輪王被蕭掩斬殺,但是那已經過了半年,現在契丹正在恢複元氣,而且光搶糧食搶人的話,不用什麼統一思想。

所以他們很有可能再來,還有山海關外的其他少數民族,雖然,但也不可忽視,再加上高句麗等。

八九月份,北方三郡,都進入了全麵的戒備階段,尤其是柳城。

李玉山自然是在年後就已經去了柳城,不過蕭掩一直留在範陽跟著嶽淩風一起改造範陽,如今的範陽明法典,重人才,開放自由貿易,接受外來人口,屯斷開地,什麼政策都是先進的,眼看著風氣是越來越好。

所以經管還無法超越長安的盛世景象,但是那是時間問題了,隻要政治清明,昌盛繁華是早晚的事。

而在內政上,蕭掩更加相信嶽淩風的能力和見識,比他強。

一個人若想成就大事,不能什麼東西都事必躬親,那樣會累死,而且沒有重點,所以在內政上他要放權。

他又是個知道人在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他現在在軍隊的威名太低了,以後要想統領三郡軍隊,現在正是應該去柳城,去獲得威望和建立軍功。

可是去柳城也有阻礙,李玉山之前對他交代過,讓他在家好好照顧李蘅遠,他現在去柳城,李玉山會十分的不高興,不過也不是完全不可以解決的,隻要李蘅遠跟李玉山解釋好了,他就可以去。

這日閑下來,蕭掩特意親手準備了酒菜,然後讓嶽淩風去請李蘅遠過來。

李蘅遠已經有半個月沒跟蕭掩好好呆過了,蕭掩總是早出晚歸,歸來的時候會去西池院看她一眼,但是她見他臉上很疲憊,就不忍心粘著他,總是讓他早點回去休息。

蕭掩回去後,第二日又是早早的出門。

所以接到要求,李蘅遠十分雀躍並準時就來了。

她到的時候,蕭掩正在往桌子上端菜,在正屋西邊的房間裏,她愛吃的牛肉切成均勻的肉片,蕭掩正好放在正對門口的座位旁,那個位置,基本就是蕭掩給她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