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告上:辰國遭受建國以來最大危機,望官民一心,共同抵禦外敵入侵,現招收民壯兵勇,條件達標者一人一次性發放二兩銀子,入軍後經過訓練開赴戰場,戰爭不結束,無餉銀可發,有意報名者明天請到治安衛所登記。
二兩銀子啊,劉風心裏開始動搖了,這一碗稀飯一文錢,一百文為一吊,一百吊為一兩,豈不是一萬碗稀飯,夠喝十年這樣的稀飯了啊,可是如果自己走了,許煙怎麼辦?誰來照顧她長大?誰來讓他能有個幸福的童年?讓他有個家的感覺?
劉風正一邊想著這個問題一邊洗鍋刷碗,劈柴燒水,一個黑影晃到他麵前。
撲。
跪了下來,“感謝救命之恩,無以為報,隻能磕頭謝恩了,”說完就一個響頭磕了下去。
快起來,腿腳已經漸漸恢複靈便的劉風趕忙站起來,扶起這個莊稼漢子。
“救你是應該的,誰看到都會救,不用感謝我,我也能力有限,隻能救一個,救不了全部啊!”劉風無力的歎道。
“本來以為熬不過昨天的,我老婆孩子都已經餓死了,我也實在是熬不下去了,本來昨天已經生了死心,去地下照顧他們去,但是你一碗飯把我救了過來,隻有死過一次的人才能知道,活著真好,恩公,你就在你們這裏給我找個事做,混口飯吃吧,等戰爭結束後還能有人在我那死去的婆娘孩子的墳前燒幾張紙,給他們報報喜。”
話都說道這份上了,劉風實在是拿不定主義了,喊來惠民的老板,就是那個老頭,讓他做主。
這個莊稼漢子也加入了為人民服務的人群當中。
張大山,這是他的名字,發揮著淳樸農民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每天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什麼活最重搶著幹什麼活,劉風以前的活大部分被這漢子給包了,現在就收收錢,添柴燒燒水。
招兵一直在進行中,難民中有部分身體條件好點的去當兵了,二兩銀子都給家眷作為生活費,這稀飯的銷量也倍增,少了這麼個人還真的忙不過來呢。
“大伯,今天找到了一個地方,采了好多可以食用的蘑菇,我去洗洗拿過來,放到稀飯裏麵一起煮吧,”許煙興高采烈的說道,同時背著小背簍走了過去。
“放那歇會吧,等下我們這批賣完了我來洗,你一個人在山裏累了半天了,先歇會腳,來喝完粥吧,”張大山說著順手遞過去一碗剛盛上的稀飯。
晚上,劉風邊練功邊思考著,我能不能把許煙暫時先托付給張大山呢?看他對這孩子也是喜愛的緊,一直把他當自己親生的對待,我去從軍就有二兩銀子,也許能救更多人,也能把自己那間已經快不能遮風擋雨的小茅屋給修理修理,讓許煙能有個安穩的家,也能讓自己一展所長。
“ 許煙,我以前是一名軍人,你救我的時候我正是從戰場上撿了一條命回來。現在腿已經好了,我想重返戰場,我想建功立業,我想……”本來想說想讓這麼多難民都有安穩的家,但是自己真的有能力嗎?在這陌生的大陸上,也就認識這幾個人,有誰知道戰場是什麼樣的?
許煙堅決反對,雖然劉風看似武功高強,但是好不容易有了心理依靠,每天晚上在殘破的小茅屋裏麵,都是自己和這個大哥哥相擁入睡,就這樣走了,要是再受傷了怎麼辦?
“我能很好的保護自己,我,我學過功夫,說著把那風行拳打了一遍,在風行訣的配合下,很多常人想象不到的功夫隨意而出,騰羅閃避,虎虎生風,隻讓許煙看的眼花繚亂,最後更是一掌拍在一個碗大的石頭上,石頭四分五裂。
參軍的想法得到了惠民老頭子的支持,他兒子還在兵營中呢,讓劉風見到他那名叫郭勇的兒子時,帶個信說家裏都很好。
張大山保持了沉默,自己老婆孩子都餓死了,都場是這戰爭造成的,隻有參軍,把他們都趕回去,還辰國一個和平,才不會有更多的家庭妻離子散,但是戰場很危險。
在郭老頭的支持下,張大山的隱瞞下,許煙的不知情下,劉風報了名,拿回來二兩銀子,給了張大山一兩,讓他重新修繕了小茅房,並且在旁邊又蓋了一間,給了郭老板一兩,讓他適當的擴大規模,盡量可以多救一些人。
趁許煙還在熟睡,偷偷的爬了起來,看著自己的救命恩人,拿著昨天寫好的小紙條,放到許煙的枕邊。
“放心吧,我的武功那麼高強,不會受傷的,上次那隻是意外,我走後你要好好照顧自己,我已經讓張大伯幫忙修理下房屋,拜托他照顧你,你要聽張大伯的話,我會經常回來的,等我打了大勝仗,就不會有那麼多人挨餓了”。
看著手裏的紙條,許煙的眼淚默默的流了下來,把紙條貼身收好,大哥哥,我聽話,但是你也要好好的,我會為你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