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有了秦澤楓的明令禁止,可悠然還是在秦雪英的婚禮期間談了好幾筆的生意,比如說將製造玻璃的方子賣給了南古淩,悠然倒是也想采取合作的方式在青離那邊建玻璃作坊,可青離實在是太遠了,悠然可是不舍得把身邊信得過的人派去那麼遠的地方,所以悠然便跟南古淩簽了一個相對來說比較苛刻的合約,比如說南古淩不準在大雍境內建造玻璃作坊,他的玻璃製品也不能賣到大雍等等,除此之外,悠然還跟不少的商人都簽了合約,她一早就想著讓家家戶戶都能用上玻璃,這個時代用的窗戶紙便宜倒是便宜,可保暖度和耐久度實在是太差了,特別是在邊城那種風沙較大的地方,即便是糊上兩層,甚至是三層的效果都很差,所以這個時候的冬天對於老人和孩子都是極為難熬的。
不知道是不是馬上就要當母親的原因,所以悠然跟各地客商簽契約的時候放寬了不少,為此悠然還把以前跟雍城那邊的合約改了,政策同樣是放寬了不少。
朱氏在秦雪英的婚禮一結束便動身去了邊城,悠然便把在邊城建玻璃作坊的事情交給了朱氏,在這之前悠然係統的給朱氏上了幾天的課,朱氏的領悟能力還不錯,這讓悠然對把那邊的生意交給朱氏還是很放心的,至於建作坊的事情秦澤楓則是讓顧子辰過去幫忙了,順便送朱氏娘幾個過去,跟著朱氏一起去的還有秦澤楊的幾個孩子和那個叫邱月嬌的小妾。些不願意離家的。
秦澤楊出事之後他的那些個小妾個個都是人心惶惶的,秦澤楊本來的生活也是靠著秦澤楓的養活的,可如今秦澤楊和朱氏都走了,秦澤楊的幾個孩子也都被李氏接了過去,如此一來,不管是李氏還是秦澤楓都不可能再給他們可以供他們舒服生活的銀錢了,所以除了邱月嬌之外,剩下的幾人都是收拾了自己的細軟另謀出路了,而對於這樣隻能同富貴不能共患難的人,即便是他們自己不走,秦家也是容不下他們的,不過李氏倒是也沒有為難他們,並沒有將幾人再出賣或是送人,是直接將人放了。
而秦秋讓顧子辰過去除了是要送朱氏過去和建造玻璃作坊,還有一個考慮就是邊城那邊還有不少沒有跟秦秋過來的戰友,這要是在那邊建玻璃作坊,也正好能照顧一下那些人,這樣有了固定的收入,眾人的生活也就有了保證,也算是給了那些不願意離家的戰友一些幫助。
南山大街的工程最終還是如期的在天冷下來之前完工了,個家鋪子的主人也都開始了對店鋪的內部開始裝修,眾人開始重視店鋪的內部裝修也是從悠然的醉花軒開業得到的啟發,所以這會已經完工的南山大街上倒是比原來還要熱鬧不少,各家店鋪都是人來人往的忙著裝修的事情,悠然的醉花軒和雪語軒兩間鋪子也正在收拾著,不過這些日子秦澤楓倒是輕鬆了不少,陪著悠然的時間也多了不少。
進入十一月,雲州的就已經開始飄起了雪花,由於去年的雪大,所以今年地裏的莊稼都獲得了大豐收,糧食的價錢照比往年降下來了點,百裏香酒坊的生意也越發的好了,由於南山那邊的工程完工了,所以徐順等人都去了酒坊那邊幫忙,倒是解決了酒坊那邊人手緊張的問題。
卓然的暖棚也開始有所產出了,由於暖棚種植需要人工授粉放風等不少這個時代人所不了借的技術,所以即便是有人跟著也建了暖棚想要再冬季種植蔬菜水果,一些小菜還好,可水果卻是沒有人能夠成功種植成功。
在醉花軒和雪語軒兩家鋪子都搬到了南山大街那邊以後,嫣然和欣然兩人的鋪子沒幾天就開業了,兩間鋪子裏的貨架和桌椅什麼都是現成的,所以兩人並不用準備太多東西,因為做的都是新鮮吃食的生意,所以兩間鋪子的生意都是火爆的很。
石頭隻要櫻桃一個妹妹,所以欣然的日子過得很舒心,可嫣然那邊就有著不少的糟心事,有個不靠譜的公爹,兩個妯娌也都是不省心的,這嫣然的鋪子開業沒兩天,魏老三便來要了好幾次銀子,魏春林的媳『婦』鄭氏和魏秋林的媳『婦』吳氏也是來了好幾次,話裏話外的意思都是想套吃食的方子或是想要來鋪子裏幫忙,弄得嫣然煩不勝煩,而最讓嫣然心煩的是魏秋林的媳『婦』吳氏每次來都會帶著她的妹妹吳秀芝,這個吳秀芝今年十六了,長得倒是不錯,白淨秀氣,家裏給說了好幾門親事都被她的拒絕了,嫣然看得出來,自從這吳秀芝第一次見到魏夏林以後,她每每看到魏夏林的眼神都不對,這明眼的人都看的出來,這吳秀芝是看上了魏夏林,而最讓嫣然生氣的是吳氏明明知道自己妹妹的心思,還這麼時不時的帶著吳秀芝往魏夏林的身邊湊合,讓嫣然想不明白的是這吳秀芝到底是看上了魏夏林什麼,因為魏夏林從來就沒有給過這姑娘好臉『色』,也是因為這樣,嫣然才一直忍著沒有跟吳氏翻臉。
臨近年關的時候,家家戶戶都開始置辦年貨,而隨著白雲城外來人口越來越多,所以不管是剛剛建好的南山大街,還是原來的南門大街這邊都是熱鬧的很,南山大街這邊相對來說經營的都是一些高端的商品,一些有頭有臉的人家都活在這邊置辦年貨,而原來白雲城最繁華的南門大街自從南山大街這邊的鋪子都開始營業以來,那邊原本經營高端商品的商戶都在這邊開了新鋪子,而那邊的鋪子則是換成了相對來說低端一些的商品,所以這邊就成了大眾置辦年貨的最佳場所,倒是沒有因為南山大街的建成而冷清下來,反倒是比以前更加的熱鬧了。
這天嫣然和魏夏林像往常一般早早的就開了門準備做生意,這陣子置辦年貨的人多,她家這炸雞的生意也是好得很,往往是不到下午就能把頭一天準備好的材料都賣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