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呐喊》(1 / 1)

作者: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樟壽,後改名樹人,字豫才,“魯迅”是發表《狂人日記》時開始用的筆名。浙江紹興人。魯迅是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新文學運動的奠基人。他的雜文精悍犀利,獨樹一幟,開創了中國現代文學的新領域。他卓越的文學成就,不僅豐富了中華民族的新文化藝術寶庫,而且也是對世界文學的巨大貢獻。

成書時間:1923年

類別:短篇小說集

經典欣賞

《孔乙己》(節選)

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髒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他對人說話,總是滿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為他姓孔,別人便從描紅紙上的“上大人孔乙己”這半懂不懂的話裏,替他取下一個綽號,叫做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著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臉上又添上新傷疤了!”他不回答,對櫃裏說,“溫兩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錢。他們又故意的高聲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東西了!”孔乙己睜大眼睛說,“你怎麼這樣憑空汙人清白……”“什麼清白?我前天親眼見你偷了何家的書,吊著打。”孔乙己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麼?”接連便是難懂的話,什麼“君子固窮”,什麼“者乎”之類,引得眾人都哄笑起來:店內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內容導讀

在20世紀的中國,有這樣一位文化巨人,他身材瘦小,疾病纏身,僅生存了半個多世紀,著作不算浩繁,也沒有長篇巨製,卻能在生前就以雷霆般的精神力量震撼了整個中國,身後更以其精神之力震顫著一代又一代人的靈魂,構成了20世紀中國精神文化史上的一個重要景觀。他就是魯迅。

魯迅出生於紹興一個小康家庭,從小接受傳統的文化教育。13歲時,他的家庭發生了變故,以至家道敗落。他在家庭的困頓中感受到了社會的炎涼,對社會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1898年,魯迅到南京求學,接受了進化論思想,產生了強烈的憂國憂民的意識。1902年,魯迅東渡日本學醫,希望用醫學救治病弱的國民,促進對於維新的信仰。然而,一次屈辱的經曆又使他意識到:醫治國民精神的麻木比醫治肉體病痛更為重要,於是他棄醫從文,提倡文藝運動,成為20世紀中國文學革命卓越的先驅者。

1918年初,魯迅參加《新青年》的編輯工作。同年5月,他在這個刊物上發表了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其後,又發表了《孔乙己》、《藥》、《阿q正傳》等一係列著名小說。1923年,他將1918~1922年間所作的短篇小說結集出版,這就是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說集《呐喊》。

《呐喊》的取名,體現著魯迅思想啟蒙和精神救亡的主張:要以文藝為武器,為革命呐喊助陣,使猛士勇往直前;同時也是為了喚醒尚未蘇醒的人們起來徹底毀壞封建的“鐵屋子”。

《呐喊》反映了從辛亥革命前後到“五四”運動前後的中國社會現實,對封建製度及陳腐的傳統觀念進行了徹底的否定,表現出對民族生存的深切的關注和對社會變革的強烈渴望。其在思想內容上的一個重要成就,是對中華民族由曆史造成的劣根性的深刻剖析和批判。

《呐喊》還創立了中國現代小說的民族文學形式,它以“表現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別”,“顯示了文學革命的實績”,在小說藝術手法的創造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作為啟蒙主義思想家,魯迅十分關注下層人民生活的不幸和精神的痛苦,從中探索中國民族的悲劇性的根源。《呐喊》中的許多小說就以鄉村農民和城鎮勞動者為描寫對象,表現他們在“吃人”的社會中所受的種種折磨。然而,魯迅的可貴之處在於,魯迅在對他們寄予深切同情的同時,並沒有站到他們的立場上去,以他們的是非為是非,以他們的好惡為好惡,而是從宏觀的民族生存的角度,對他們的精神上的病態進行了更為嚴厲的冷靜批判,以引起人們療救的注意,從而實現對“國民精神”的改造。

魯迅運用從民族的苦難麵切入的特殊思維方式,在對被壓迫者悲慘命運的深切同情的同時,對中國民族普遍的劣根性進行了深入的剖析,一方麵是“哀其不幸”,一方麵是“怒其不爭”。改造“國民精神”是魯迅終其一生的奮鬥目標。他一邊向“吃人”的舊社會發出憤怒的斥責,一邊向愚昧的民眾發出覺醒的呐喊。正是這些,構成了魯迅悲憫與求索的偉大人格。

魯迅是20世紀中國的文化巨人,也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小說大師。他的思想和精神深刻地影響著中國人民為民族的偉大複興而奮鬥的整個過程,他的《呐喊》以及所有文學作品都是中國現代文學中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