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理論(2)(2 / 3)

〔澳〕貝弗裏奇:《科學研究的藝術》

我認為,凡有誌於自然科學的人,應該打開眼界,對科學發展方向有比較明確的認識。

〔美〕丁肇中:《打開眼界獨立思考》

攻克科學堡壘,就像打仗一樣,總會有人犧牲,有人受傷,我要為科學而獻身。

〔俄〕羅蒙諾索夫

一個學者為忠實於藝術的要求而遭遇任何個人危險時,不應放棄自己的觀點。正如戰士臨陣不應脫逃,醫生在瘟疫流行的城市中不應走離和拒絕服務一樣。

〔美〕諾·維納,引自《昔日神童》

一個熱愛科學的人往往也具有科學鑒賞力,而且,在麵對挫折失敗的時候,隻有熱愛科學才能不屈不撓,百折不回。

〔澳〕貝弗裏奇:《科學研究外藝術》

我堅持奮戰55年,致力於科學的發展。用一詞語可以道出我最艱辛的工作特點,這詞語就是失敗。

〔英〕科耳芬,引自貝弗裏奇《科學研究的藝術》

……即使在最嚴格的科學裏,不偶然冒一些風險也不可能引進基本上新的觀念的。

〔德〕普朗克,引自《探幽入微之路》

科學是在頭腦笨拙的無所畏懼者的屍骨上建起的宮殿,是在鮮血彙成的河岸上開辟的花園。

〔日〕寺田宣彥:《科學家與頭腦》

不斷探索有益之舉,切勿讓無聊之物纏身。

〔阿拉伯〕諺語

科學的曆史,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錯覺和失敗的曆史,是偉大的頑愚者以笨拙和低效能進行工作的曆史。

〔日〕寺田宣彥:《科學家與頭腦》

天才隻有與科學相結合,方能取得最高成就。

〔英〕赫·斯賓塞:《教育論》

科學是我心中的溫曖和愉快,/你使我無所畏懼,視死如歸。/入獄者難得重見天日,/你卻能把鎖鏈和鐵窗粉粹。

〔意〕布魯諾,引自《成功者的奧秘》

凡有所作為的人,他們的一生幾乎無一例外地都是在孤獨中度過。尤其要做具有獨創性的工作和研究,或放在事業上有所建樹的話,就非置身於孤獨———嚴酷的孤獨不可、隻有這樣的孤獨才能給你帶來累累碩果。

〔日〕箱崎總一:《論孤獨——超越孤獨》

當我看到現代自然科學的輝煌進步和前景時,我感到自己就像一個在黎明時分迎著東方前進的旅行者。

〔德〕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反複地推斷,無休止地修正,就能在科學上取得如容置疑的進步。

〔法〕皮埃爾·埃米爾·杜克洛:《巴斯德》

要敢於承擔使自己成為蠢人的風險。

〔奧〕薛定諤

我們把與實在的外部世界的這種一致性稱之為真理。科學工作正是以追求真理為目標的,即使這種工作的實際價值並不能引起我們的興趣,豈不為之動搖。

〔奧〕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論新編》

偉大的研究者是這樣一種人,即他在前進的道路上遇到障礙時,能夠打個隧道穿過去。

〔日〕木原均,引自《世界著名科學家傳論》

在黑暗中焦急地探索著的年代裏,懷著熱烈的想望,時而充滿自信,時而精疲力竭,而最後終於看到了光明——所有這些,隻有親身經曆過的人才能體會。

〔德〕愛因斯坦,引自《偉大的探索者——愛因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