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格言(1 / 1)

“箴言”說:“每回見到你,‘工作’,我為我的抽象而羞慚。”“工作”坦誠地說:“深刻的‘箴言’,我覺得我很蒼白,在你麵前。”

〔印〕泰戈爾:《塵埃集·歉辭》

格言,在人生驗證它之前,不是格言。

〔英〕濟慈:《書簡集》

需要證明的箴言是不高明的。

〔法〕沃夫納格:《箴言集》

毫無瑕疵的格言絕無僅有。

〔美〕梭羅:《日記》

麵麵俱到的格言絕無僅有。

〔法〕漢夫納格:《箴言集》

每項真理都有兩副麵孔,每條規則都有兩個方麵,每句箴言都有兩種應用方式。

〔法〕儒貝爾:《箴言集》

據阿裏·本·艾卜·塔利卜講,他有一次問穆罕默德,他的格言是什麼?他回答說:“知識是我的資本,理智是我的信仰,友愛是我的根本,渴望是我的交通工具,感念阿拉是我的安慰,信心是我的寶藏,憂慮是我的伴侶,學習是我的武器,忍耐是我的衣服,知足是我的戰利品,清貧是我的榮譽,修身是我的職守,確信是我的力量,誠實是我的護身之寶。”

〔埃〕穆罕默德·侯賽因·海卡爾:《穆罕默德生平》

何謂警句?就是言簡意賅、內容深刻的語言。

〔英〕塞·柯爾律治

警言具有絕妙的用處。它們是“語中精華”。西塞羅親切地稱它們為“采鹽場”,供人們開采去當調味品。在連續的講話中,箴言能起承前啟後的作用赴機,應景地吟誦上一兩句,也盡可言必有中如果你精選其中的一些,它們還可以成為你的座右銘。

〔英〕弗·培根:《箴言集·導言》

名言警句如輕風般掠過塵世,相繼飄落在那些被人們交口讚譽的人的腳邊。

〔英〕塞·約翰遜:《詩人傳·沃勒》

人們把警句比作蠍子,因為蠍子的刺是長在尾巴上的,警句的力量也是在它的結尾。

〔意〕普卜利利烏斯·吉拉爾杜斯:《詩歌史》

沒有哪句警句能概括全部真理。

〔美〕理查·湯普森:《我所認識的曆屆總統》

平庸而狹隘的諺語和格言奴役著人類,千萬不要讓它們的偏見扭曲了你已經定型的思想。

〔英〕丘吉爾:《預言荒年》

格言是一人的妙語,眾人的智慧。

〔英〕羅素,引自麥金托什《回憶錄》

諺語可以體現一個民族的創造力、智慧和精神。

〔英〕弗·培根:《隨筆》

“諺語”在表示民族的思想生活方麵,較詩歌更具有特點。……諺言產生於民間,表達大眾的思想,語言樸素,大多未加修飾。

〔埃〕艾哈邁德·愛敏:《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史》

諺語是民族良知的精華。

〔英〕詹·麥金托什

像每個民族的經典著作一樣,諺語是他們直覺知識的聖殿。

〔美〕愛默生:《論文集第1輯·論補償》

一個民族所創造的諺語標誌著這個民族的精神狀態和文明程度。

〔美〕喬·霍蘭:《金箔·開場白》

諺語是經驗的產兒。

〔英〕諺語

諺語是一個精簡的句子,根據卻是一個長遠的經驗。

〔西〕塞萬提斯:《堂吉訶德》

諺語是日常經驗的女兒。

〔荷〕諺語

諺語是街頭巷尾的智慧。

〔英〕貝納姆:《諺語集》

凡是諺語沒有一句不正確,因為它們都是從經驗裏得來的語句,是一切科學的母親。

〔西〕塞萬提斯:《堂吉訶德》

絕大多數傳播諺語的人都喜歡其思想的美妙性甚於它的正義性,喜歡它的措詞特色甚於它的真切含義。

〔英〕切斯特菲爾德:《書信錄》

一句短短的諺語往往蘊含著豐富的智慧。

〔古希臘〕索福克勒斯

幾乎每句諺語都有一句與其意思相反,並且同樣富有機智的諺語和它相對。

〔美〕喬·桑塔亞那

古老的諺語永遠不會失去生命力。

〔俄〕諺語

諺語之花永不凋謝。

〔歐洲〕諺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