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時,外麵有些哄鬧,兩個十來歲的孩子也走了過來,年長的那位看起來大概十二三歲,胖乎乎的,一臉憨相,笑嘻嘻的對著朱玉英拱手道,“姐姐,我們在外麵就聽見裏頭的琴聲啦,當真是聞聲而來!”
朱玉英點點頭,做出一副長姐的模樣,“高熾,你最近怎麼又長胖了?”
朱高熾,朱棣的長子,原來是世子。我心中歎道,今天是什麼日子?我這小小蓬屋竟惹來這樣多貴人大駕光臨!
那稍微年幼的世子也走過來給朱玉英請安,“姐姐,你兩日沒來找高煦玩兒了。”隻是他和朱高熾看起來完全不同,雖然隻七八歲的年紀,卻已經目露凶相,看起來野心勃勃。
朱玉英似乎也更疼愛這年幼的弟弟,走過去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煦兒,不是姐姐不找你,而是這幾日總是陪母妃抽不出空來。”
小世子寬厚的笑了笑,不再言語。
朱棣見子女和睦,心情大好,複又開口,對我說道,“赫連先生剛才彈奏的曲子不錯,不知可有琴譜給本王看看?”
“王爺見笑,那曲子是赫連隨性所發,並沒有什麼琴譜。”我小心翼翼的答道。
“好一個隨性所發!”朱棣笑道。
他今日似乎非常有興致,轉身對三個孩子說道,“在京師之時,你們皇爺爺給為父出了個上聯,如今為父出給你們,考考你們的詩書念得怎麼樣。”
“好啊好啊!”三個孩子都蠢蠢欲動。
朱棣走到案前,揮毫疾書,大家上前一看,隻見紙上龍飛鳳舞七個大字,“風吹馬尾千條線”。
朱高熾囁嚅半天,竟是對不出來,朱棣皺眉,露出不悅之色,朱玉英上前,胸有成竹,朗聲說道,“柳揚青湖十裏漪”,朱棣笑了笑,拍了拍朱玉英的肩膀以示鼓勵。朱玉英臉上露出得色,朱高熾更加惶恐,急得額頭冒汗,依舊是一個字也想不出來。
沒想到此時朱高煦走了過來,將他父王剛剛擱下的毛筆拿了起來,寫出了雖顯稚嫩卻也蒼勁的“雪掃千山萬裏雲”七個大字,朱棣見次子氣勢不輸自己當年,大悅,哈哈的笑了起來,全然忘卻長子未對出對聯的不悅,一時興起,轉身對我說道,“齊泰說赫連先生出身書香,不如也對個,叫孩子們長長見識。”
我心中遲疑,不知該不該顯露鋒芒,出這個風頭。
“赫連先生?”朱棣見我沉思,催促道。
“赫連先生絕對會對出傳世佳句,上次我就見到她作詞作曲,文采斐然。”朱玉英起哄道。
聽了朱玉英的話,朱棣臉上期許更甚,看著我微微笑。我心中暗暗叫苦,隻能硬著頭皮呢喃半天,終於還是說出,“日照龍鱗萬點金。”
此言一出,幾個孩子倒是沒察覺什麼,左不過歡呼雀躍,說我對得好,朱棣卻沉下了臉,冷若冰霜的看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