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愁嫁(2 / 2)

氣氛一下子僵住了。

“嬸子我沒別的意思,我也是為了咱冀州大兄弟著想,你們自己定,成就成,不成就當我沒說,那個啥,我家裏一堆孩子呢,我先走了。”

這個本家媳婦本是好意,但她仍然感到氣氛的緊張,感覺到自己唐突了,於是便逃一樣的要走了。她走了,雨也沒有下來,被一陣風刮走了。

“冀州,快,送送你嫂子!”老太太說到。冀州沒有動,他感到無比的悲哀:難道我隻配找這樣的人嗎?

此時的斯琴也是度日如年,繼父總是指桑罵槐地說:“趕緊滾,我家可不養野種!”可是她能去哪裏呢?斯琴的媽媽多麼希望孩子能盡早地找到婆家,到時候孩子生出來,就說是自己的老公的,早產而已,可就是遲遲找不到合適人家。

秋收開始了,冀州在田野裏揮汗如雨,在勞作中,他就會忘記了煩惱。

“冀州,你在這呀,我還找你呢,跟你說,今晚我去你家,找你有事。”說話的是冀州的好朋友興華。

“你找我除了借錢、下棋,還能有啥正事?”

“你等著我就是了,晚上見。”

興華是冀州從小光屁股一起長大的夥伴,也是冀州唯一的一個朋友,沒有誰能走進冀州的心裏,但興華能。不過,興華已經是兩個男孩的爸爸了,他倆來往少了,興華來也多是找東西或借錢,冀州也從不拉勾,總是一如既往地幫助支持興華,誰讓他倆從小一起掏過鳥窩,一起逃過學,一起走上幾十裏路去追著說書先生聽書呢!最難得的是,他倆有過命的交情。

那是六〇年春天,正趕上自然災害,野菜、樹葉都是人們的糧食,村裏有個孩子餓得從山上采來一種茂盛的草,吃得飽飽的,晚上睡覺時七竅流血而死,當時的媽媽哭著抱著孩子說:“孩子,走吧,到了天堂,就再也不會有饑餓了……”冀州和興華正是二十出頭的小夥子,吃的多不知道飽的年齡。一天傍晚,冀州的爸爸回到家裏告訴冀州,今天西邊山裏一個叫滾子嶺溝的地方,放了很多榆樹,冀州可以約上個夥伴去掰榆樹皮去。

冀州和興華趁村子的人們都熟睡了,背上簍子,悄悄地走出村子,走向山裏。披星戴月進山,多少令兩個青年也心有餘悸,第一怕山中有野獸,第二怕有人看山說他倆破壞集體財產。大約走出七八裏的山路,一陣貓頭鷹的壞笑聲,嚇得冀州不敢動彈了。村子裏早就有個傳說,如果有人聽到貓頭鷹叫,他的親人或者他熟悉的人將要死去,貓頭鷹是憑著敏銳的嗅覺知道了這個事,所以它笑了,好像有它可以吃的東西似的。興華看見冀州嚇成那個樣子,忍不住笑起來:“一個鳥就能把你嚇成這樣?你能不能有點出息?看我怎麼把它轟跑了!”說著,興華趁著月色拿起一塊石頭朝前麵的一棵高大的楊樹樹冠砸過去,幾隻大鳥噗啦啦地飛起來。

冀州趕緊奓著膽子走過這棵大樹,緊緊地捏在興華的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