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桃看沈江濤緊盯著她胸前,不禁臉微微一紅。
作畫中的畫“麵”的方式,一般是把筆蘸飽墨,然後在紙上呈波浪一般揮動,但因為需要控製墨的量非常多,導致很多畫家都不敢輕易用。
實在萬不得已用到,也最多揮動五下左右。
沈江濤看著楊桃的示範,眼中確實注意到了楊桃的胸前,不過他看到的則是在兩個山峰之間,湧過來一道微風。
風過山林,比波浪湧動要輕柔,而又滲透整個山間。
如果要以人的控製力來揮動畫筆帶動墨水,無疑於控製水流的浪潮湧動;但如果將墨水以引的方式如同微風一樣一引而出,則非常容易控製。
風水對於氣場,重在引而不是控,這和畫畫裏麵對“麵”的把控異曲同工。
接下來練習畫“麵”,楊桃強調了隻用了解和初步掌握就行。
給出的練習方法,是先把畫筆蘸飽墨後,重落到畫紙上,然後以臂力往後拖動。
沈江濤卻沒有這樣做,他直接把畫筆蘸飽墨後,輕輕斜放在紙上,然後手指轉動,引導蘸飽了墨的筆頭,在畫紙上滾動。
最初幾次,引導的力道把握不好,出現一重一輕的墨麵,練習幾次後,手指轉動速度均勻,引導畫出來的墨麵就平滑順暢。
楊桃一開始看到沈江濤並沒有按照她的練習,眉頭緊皺,等到看沈江濤用引的方式畫了幾次後,她不禁眼前一亮,也取了紙筆,就在旁邊練習起來。
不要常規“控”的方法畫麵,而是用“引”的方式,不僅畫出來的麵更流暢,也和整個畫麵的構成更加貼合。
沈江濤在楊桃的指導下,練習畫畫基本功,但他也沒有局限於楊桃告訴他的,而是時時和自己的風水理論做參照,畫畫的水平提升的非常快。
另一邊,蔡凡宇把畫板支在一處山崖上,眼前的景致美輪美奐。
好畫需要好景來啟發靈感。
這一點,靜靜站在旁邊的張鵬遠深以為然,他自己也是學美術的,並且在美術係也算有名氣,但現在看蔡凡宇畫畫,張鵬遠一下就知道了差距。
很多東西,可能被財富、權勢左右,唯有和藝術相關的東西,是真的需要一個人切切實實有能力才行。
畫畫,正是其中之一。
蔡凡宇用筆比自己嫻熟,勾勒線條時候也率性很多,並且,張鵬遠還感到蔡凡宇的一種極大變化,那就是自信。
張鵬遠和蔡凡宇的關係一直都比較好,這種好接近於主仆的關係,蔡凡宇的父母都在張鵬遠家的公司上班,從蔡凡宇就是張鵬遠的跟班。
包括畫畫,也是張鵬遠開始後,蔡凡宇為了更好的和張鵬遠生活接近,所以才開始學畫畫。一直以來,蔡凡宇畫畫都有一種束手束腳的情緒包裹在其中。
最大的轉變,發生在那一年參加那個美術博覽會之後,那一次本來要預定開畫展的是張鵬遠,不過因為張鵬遠貪玩沒有及時畫出需要的作品,於是就讓蔡凡宇去參加。
沒有料到蔡凡宇的畫展大獲成功,一舉實現了人生的逆轉,後來他借助畫畫的名聲,又參加選秀,獲得資格,還一步步成為一個流量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