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皮格馬利翁是古希臘神話中塞浦路斯國王。這個國王性情孤僻,常年一人獨居。他善於雕刻,孤寂中用象牙雕刻了一座表現了他理想中的女性的美女像。
久而久之,他對自己的作品產生了愛慕之情。他祈求愛神阿佛羅狄忒賦予雕像以生命。阿佛羅狄忒為他的真誠所感動,就使這座美女雕像活了起來。皮格馬利翁遂稱她為伽拉忒亞,並娶她為妻。
在這個神話的基礎上,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Robeft Renthal)和雅格布森進行了一項有趣的研究。他們先找到了一個學校,然後從校方手中得到了一份全體學生的名單。在經過抽樣後,他們向學校提供了一些學生名單,並告訴校方,他們通過一項測試發現,這些學生有很高的天賦,隻不過尚未在學習中表現出來。其實,這是從學生的名單中隨意抽取出來的幾個人。有趣的是,在學年末的測試中,這些學生的學習成績的確比其他學生高出很多。研究者認為,這就是由於教師期望的影響。由於教師認為這個學生是天才,因而寄予他更大的期望,在上課時給予他更多的關注,通過各種方式向他傳達“你很優秀”
的信息,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注,因而產生一種激勵作用,學習時加倍努力,因而取得了好成績。這種現象說明教師的期待不同,對兒童施加影響的方法也不同,兒童受到的影響也不同。借用希臘神話中出現的主人公的名字,羅森塔爾把它命名為皮格馬利翁效應。
其實,皮格馬利翁效應也被總結為:“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現實中不乏有這樣的事例:海倫在一家外貿公司工作已經3年了,國際貿易專業畢業的她在公司的業績一直表現平平。原因是她以前的上司胡悅是個非常傲慢和刻薄的女人,她對海倫的所有工作都不加以讚賞,反而時常潑冷水。
一次,海倫主動搜集了一些國外對公司出口的紡織品類別實行新的環保標準的信息,但是上司知道後,不但不讚賞她的主動工作,反而批評她不專心本職工作,後來海倫再也不敢關注自己的業務範圍之外的工作了。海倫覺得,胡悅之所以不欣賞她,是因為她不像其他同事一樣奉承她,但是她自問自己不是能溜須拍馬的人,所以不可能得到胡悅的青睞,她也就自然而然地在公司沉默寡言了。
直到後來,公司新調來主管進出口工作的Sam,新上司新作風,從美國回來的Sam性格開朗,對同事經常讚賞有加,特別提倡大家暢所欲言,不拘泥於部門和職責限製。在他的帶動下,海倫也積極地發表自己的看法了。由於Sam的積極鼓勵,海倫工作的熱情空前高漲,她也不斷學會新東西,起草合同、參與談判、跟外商周旋……海倫非常驚訝,原來自己還有這麼多的潛能可以發掘,想不到以前那個沉默害羞的女孩,今天能夠跟外國客商為報價爭論得麵紅耳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