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名人炒股也得交學費(1 / 1)

名人炒股也得交學費

財經

作者:尹春紅

曾幾何時,名人效應在A股市場演繹了一個又一個股票神話。如巴菲特概念股、王亞偉概念股等。但在剛剛過去的2012年,這個神話似乎不像以前那麼完美。

受此輪大盤反彈的影響,民生銀行在春節前大漲50%,創自2009年11月18日以來近38個月新高。而此前投資民生銀行引起市場關注與爭議的史玉柱,很顯然做了極有利的投資,大賺20多億,盆滿缽滿,還獲得了“中國巴菲特”的稱號。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世界首富比爾·蓋茨重倉持有三一重工,不但顆粒無收還巨虧1.5億。

按理說,不論財富還是知名度,比爾·蓋茨都遠在史玉柱之上。不過,比爾·蓋茨在三一重工等股票上的慘敗與史玉柱在民生銀行上的豐厚盈利,表明在資本市場上,投資者的財富與知名度並不一定成正比。

而之前大家跟風的巴菲特概念、王亞偉概念,是因為巴菲特和王亞偉都是在資本市場浸淫多年的老手,投資經驗豐富。而對於比爾·蓋茨來說,他的長項是在IT界和慈善領域。做投資對於比爾·蓋茨來說,還是個新手。因此,對於投資做出失誤的判斷而付出學費,是再正常不過了。

而此次投資失敗,就是因為比爾·蓋茨判斷錯了中國經濟的大方向。試想想,如果掌握一艘船命運的船長,不知道風往哪裏吹,無疑會給船隻帶來致命性災難。從蓋茨基金在A股市場的多筆投資來看,比爾·蓋茨就是一位不知道風往哪裏吹的船長。相比來說,史玉柱對民生銀行的屢次出手,都像一個無比資深的老船長,一路順風順水,收獲了一筆20多億元的“大紅包”。

二者如此懸殊的對比,就是史玉柱把握住了中國經濟的大方向。在宏觀調控之下,基礎設施建設、房地產等行業都不複當年雄風,而與這些行業密切相關的工程機械板塊,無疑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史玉柱顯然更明白在宏觀調控之下,資金是多麼緊缺的資源,而作為百業之母的銀行自然會受到人們的青睞,因而此時投資銀行股就是讓船帆鼓足了風,獲得了最大動力。而對於民生銀行來說,在傳統利差盈利的模式下,2012年,其又在小企業貸款方麵有重大進展,成為企業盈利的重要占比。

而比爾·蓋茨顯然沒有看到中國政策變化帶來的巨大影響,依然把寶押在房地產繼續繁榮之上。而再回看三一重工剛剛走過的2012年,也是個多事之年,無論是出海遇阻、還是低調遷都、還是成為被告。因此對於比爾·蓋茨來說,雖然其名人效應巨大,但是做投資卻還是一艘摸不著風向的船,在資本市場上的驚濤駭浪中被打得千瘡百孔。即使比爾·蓋茨貴為世界首富,在資本市場也要經過血雨腥風的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