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基金要跑贏通脹
財經
作者:楊再貴
據《2011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2011年末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存1199億元,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存32億元。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按1年期存款利率計息跑不過通脹率,造成基金貶值。個人賬戶的基金需要實現保值增值。
個人賬戶基金保值增值
第一,按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金融機構人民幣3年、5年甚至10年定期存款利率計息。目前可先試行按最長3年或5年定期存款利率計息,既可為長期銀行存款的實際操作積累經驗,又可跑贏通脹率、實現保值增值。比如,參保人55歲那年的繳費可按5年定期存款利率計息,56歲那年的繳費可分段按3年定期加上1年定期存款(或者兩個2年定期存款)利率計息。
第二,用新農保和城居保的個人賬戶基金購買若幹年期的國債,如3年期、5年期、8年期、10年期甚至更長期的國債。
第三,社會保障部門和財政部門與商業銀行協商一個不同年限的協議存款利率表,對各年進入個人賬戶的個人繳費、地方政府補貼等根據存款年限對應的利率按協議存款計息。
第四,類似於教育儲蓄的政策,人保部、財政部與中國人民銀行可聯合製訂新農保和城居保的個人賬戶基金的計息辦法。教育儲蓄是指個人按國家有關規定在指定銀行開戶、存入規定數額資金、用於教育目的的專項儲蓄。國家稅務總局、中國人民銀行和教育部2005年聯合發布《教育儲蓄存款利息所得免征個人所得稅實施辦法》,教育儲蓄的利率享受兩大優惠:零存整取的儲蓄享受整存整取的利率;免征利息稅。教育儲蓄存期分為1年、3年、6年。1年期、3年期教育儲蓄按開戶日同期同檔次整存整取定期儲蓄存款利率計息,6年期按開戶日5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儲蓄存款利率計息。可見,教育儲蓄的最長存期遠遠短於新農保和城居保的個人賬戶餘額的最長存期。前者為教育而儲蓄,後者為養老而儲蓄。前者可享受優惠利率,後者更有條件享受優惠利率。
保障管理存5類問題
新農保、城居保和城鄉居保基金審計發現的問題主要有5類,需要相應的對策來解決。
第一,財政支持不夠。如:2個省本級、14個市本級和209個縣17.22億元財政補助資金未及時足額撥付到位;2個省本級、1個市本級和59個縣將17.56億元新農保、城居保個人賬戶基金用於發放基礎養老金;49個縣未及時發放134.25萬人養老保險待遇4.16億元。這類問題需要通過調整財政支出結構或者適量變現國有資產來解決。
第二,經辦水平不高。如:13.35億元新農保、城居保和城鄉居保基金存在會計記賬和核算錯誤等問題;3個市本級和117個縣新農保基金預算編製不規範;個別地方未及時為參保人建立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對此,需加強業務培訓,或招聘符合業務素質要求的大學畢業生尤其是社會保障專業的畢業生來擔任經辦人員。
第三,違反規章製度。如:部分地區擴大範圍支出或違規運營養老保險基金23737.86萬元,其中,用於基層經辦機構等單位工作經費629.31萬元,委托理財23108.55萬元;2個省本級、34個市本級和400個縣的經辦機構向30.21萬名不符合條件的人員發放養老保險待遇6179.60萬元;2個省本級、17個市本級和287個縣的經辦機構等部門和單位多頭開戶468個、違規開戶478個;1個省本級、9個市本級和86個縣40.26億元3項社會養老保險基金未納入財政專戶管理;16個縣社保等部門延壓養老保險費收入6038.94萬元;將養老保險費收入存儲在社保經辦人員個人存折裏,涉及金額5733.71萬元。對此,隻能靠嚴肅查處來警示和教育所有經辦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