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嫁人啦(1 / 2)

一般結婚訂婚都講究個門當戶對。當時的北方農村自然條件影響生活質量,城鄉差別是非常嚴重的。像夢雅這樣能嫁個城裏人是多少女孩子夢寐以求的。謝翔家第一次上門提親的時候就被夢雅的母親隆重招待,親手擀了長麵。

當地的習俗就是這樣,要是提親的上門,給長麵吃就說明有戲,可以常來常往。要是端上桌子的不是長麵,是別的吃喝。那你就可以拿著你的四色禮去尋訪別人家的姑娘了。女方家要是同意的話,還會當著男方家的麵打開男方家帶來的酒瓶,不同意的話,酒瓶也是不會打開的,要原封不動的退回。

一旦同意聯姻的話,就會選擇吉日訂婚。訂婚時一定是媒人領著求婚者,帶上成雙的衣服或者布料、點心、兩瓶酒用紅繩綁著去女方家。女方家請來至親盛情款待,喝完連瓶酒才算訂了婚。男方回去時,女方家在空酒瓶中裝滿糧食讓男方帶回去。

夢雅的母親為了省事,當然更多的是為了省錢,就把訂婚這道工序給省略了。

別人家兩次辦的事情她家合到一起辦了。當然該帶的東西一樣都不能少,煙、酒、糖、茶還有衣服布料。對了,還要帶上四根豬肋條肉,這是抬禮的前一天介紹人告訴謝翔的母親的。

謝翔的母親去菜市場沒找到合適的,抬禮當天一大早跑到菜市場找了好幾個攤位,終於找到了符合媒人說的條件的四根肋條肉。還好沒有耽擱多少時間。女方家要的花饃饃沒蒸好,就多買了一些點心代替了。

當地是有鬧新姑爺的習俗的,新姑爺在抬禮那天還是很辛苦的。一行人到夢雅家吃過長麵,找來小舅子,讓小舅子把帶來的拴著紅繩的酒瓶打開。俗稱拔酒瓶。酒瓶是要拔開的,這個很有意思,既然是拔,那就需要力氣,需要小舅子出力氣就需要紅包了。

夢雅的弟弟還小不懂事,扭扭捏捏不往前走。邊上有人著急了,大喊:“快去快去,把酒瓶子墊高了再拔,錢少了拔不開。”

再小的孩子也知道錢好。一聽有錢掙,夢雅的弟弟趕緊來到供著先人牌位的桌前伸手就要把瓶蓋擰開。夢雅的一個堂哥一巴掌把弟弟的手打回去了,“酒瓶子都沒墊高,開什麼開。”

介紹人比較懂套路,趕緊拿出一個紅包塞到酒瓶子下麵。堂哥說道:“不平。”

介紹人又拿出一個塞到另外一個酒瓶子下麵。堂哥又說道:“不穩。”

介紹人再次從包裏拿出兩個紅包分別塞到兩個酒瓶子下麵,夢雅的叔叔說:“穩穩地了,這下穩穩地了,拔開,拔開。”

一般這種過程也就是圖個喜氣,圖個熱鬧。酒瓶子拔開後小舅子帶著新姑爺給親戚朋友敬酒。

逐個介紹,這是爺爺,這是奶奶。爺爺奶奶喝一杯酒,孫子女婿要抓一把糖給爺爺奶奶“爺爺奶奶吃喜糖”,爺爺奶奶也會拿出早就準備好的紅包遞到孫子女婿手裏,接下來就是爸爸媽媽,同樣是端酒杯拿喜糖,給新女婿紅包。

這些程序一般都很簡單,沒有人會刁難新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