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渡之章,稍有羅嗦,勉強可看,敬請包涵。
茶涼鞠躬感謝各位兄弟姐妹們的支持,昨天收藏終於破千啦!
按照茶涼的習慣,本應高喊一聲“走,弟兄們,好好喝兩杯去!”但同在起點,卻見麵不易,茶涼是個知恩圖報的人,隻能盡力把故事寫好,讓各位有空看到茶涼的拙作時,盡量不讓各位嘔吐後悔!
再次感謝各位!謝謝!!!
***********************************************************************
那年仲夏,我帶上柴刀﹑利斧與繩子,趁著早上天氣涼快,天剛蒙蒙亮就出發了。
都說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對我們這些樵夫來講,那就是砍大不砍小﹑砍枝不砍幹,這是一般的習慣,也就是說優先砍大樹的樹枝而不砍樹頭樹幹,有死樹不砍活樹﹑有大樹不砍小樹。和那不焚林而獵﹑不涸澤而漁是一個道理。
趁著太陽剛剛出來,還不算熱的時候,我很是麻利地放下繩子﹑取出家夥,想要趕快弄上一擔柴,到集市換米下鍋。
天氣涼快﹑心情舒暢。可舒暢的心情還沒過幾分鍾,就被驚慌失措代替了。因為我輕輕一斧下去,斧子砍在樹枝上竟然拔不下來了。
我用力的晃了晃斧柄,想要把斧子拔出來再說,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那把隨我多年﹑砍柴無數的利斧,竟然像是被樹枝咬住了一樣,任憑我如何用力地左右亂晃﹑猛掀硬拔,它就是紋絲不動。
俗話說偷雞不成反蝕把米,到我這兒就變成了砍柴不成白搭一把斧。打柴多年,這麼低級的錯誤我是不可能犯的。我不可能一斧砍老(砍過頭),連自己吃飯的家夥也賠上的。這一斧原本用力不大,按說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
晃了半天也沒能將斧頭拔下來,我不得不停了下來,仔仔細細的打量著這棵樹。兩個人合抱的樹身十分挺拔,因無人修剪,枝枝椏椏的猶如千手觀音一般。也許是年深日久之故,這棵樹漸有枯黃之勢,手臂粗細的枝條已經半枯,加上含油量豐富,易燃耐燒,是上等的木柴,而我那把利斧,就紮在一條胳膊粗的樹枝上。
以那把斧頭的鋒利和我多年的砍柴經驗,按理說應該是一砍即斷的,退一萬步來講,就算是砍不斷,也不致於被它夾住斧頭拔不下來啊!
太陽越升越高,我不可能耗在這裏浪費時間,隻得拔出腰間的柴刀,準備把那根樹枝砍下來,再慢慢取回斧頭。
這次我較小心,怕用力過猛,再像斧子那樣拔不下來就麻煩了。既便我斜刀下砍,用力不大,那把柴刀仍然落了個和斧子一樣的下場,被牢牢的吸在樹枝上拔不下來!刀口入木不過寸許,不可能拔不出來呀,除非有神鬼捉弄。
想到今天極為反常的遭遇,我隻能歸罪於鬼神搗亂,但又不敢得罪於它們,隻好壯著膽子高聲說道:“各位大神上仙,不要和小子我一般見識,砍柴換米本來就是我們的營生,小子並沒有冒犯之意,還是把柴刀斧子還給我吧,我不在這一片砍柴就是!”
語畢,我試探性地晃了晃柴刀,沒想到輕輕一掀刀把兒,柴刀就拔了出來,繼而那把斧頭也同樣不甚用力地取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