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鬼推磨(8)(1 / 3)

提起那道藥仙崖,就得從我們這兒的特產說起。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我們這個窮地方,山瘦土薄、種多收少的,就是有一樣好處,那就是盛產藥材。

我們這裏可以入藥的樹皮﹑草根﹑野藤蘿雖然不少,但真正出名的隻有三種,那就是枸杞﹑茯苓和黃精。

你們這些當兵的可能不清楚,那三味藥材,雖然並不是說怎麼值錢,但隻要按方調和、配伍得法,而且是長期服用,那效果可不是一般的好!

所以我們這窮山惡水的地方,雖然生活上很是艱苦,但百歲以上的老人卻是很多,全靠這個啦!

就拿枸杞來說吧,這東西就有好幾個名字:春天叫天精、夏天叫枸杞、秋天叫地骨、冬天叫仙人杖,也有的地方叫做西王母杖。如果長期按法兒服用,雖然不能像傳說中的那樣讓人輕身不老、與天地齊壽,但確實可以堅筋強骨、益壽延年。

這麼說吧,說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外鄉人到我們這裏來,恰巧看到一個中年婦女手拿一根藤條,在抽打一個須發皆白、身體佝僂的老漢,旁邊又跪著一個比那婦女稍顯年輕的漢子,替老人向那婦女頻頻求情。

那個外鄉人一看,認為那中年婦女肯定是個不守孝道的惡媳悍婦,竟然用藤條抽打老公公,而那個跪在地上求情的漢子,肯定是她那不爭氣的男人!

於是那外鄉人義憤填膺,連忙上前勸阻,說是不敬堂上二老雙親,就算天天燒香磕頭,神靈也不會保佑你的;更何況你竟敢鞭打老人,難道你不怕老天開眼、身遭報應嗎?

越說越氣,那個外鄉人指責完中年婦女,又指著跪在地上的漢子說,男子漢大丈夫的,一跪天地、二跪父母、三跪君王師尊,你怎麼能向自己的內人下跪呢?更何況她在鞭打你父親,你竟然懼內到這種程度,真是讓人齒冷心寒......

誰曾想到,那三個人聽了外鄉人的話,竟然忍不住全都哈哈大笑起來!

一陣捧腹大笑之後,那個中年婦女笑著向外鄉人介紹說,那個跪在地上的漢子,卻是自己的孫子,而甘願受罰的那個老翁,就是她那不聽話的兒子!

外鄉人哪裏肯信,連連搖頭擺手,表示自己怎麼會相信這等謊誕鬼話!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那個跪在地上、比中年婦女稍顯年輕的漢子,和那個甘願受人責打的老翁,竟然也是點頭承認......

那個外鄉人呆呆地愣了一會兒,終於明白,自己這次是遇上仙人啦!

傻呼呼、呆滯滯地愣了好久,那個外鄉人撲通一聲雙膝跪地,頻頻磕頭,請求上仙能夠收他為徒,傳給他一些延年益壽、長生不老的仙方!

這一下,反倒是讓那一家三口人嚇了一跳,連忙扶起那個外鄉人,向他解釋說,他們並非是什麼仙人,而是這山裏的普通百姓而已,一家人缺吃少穿的,生活並不寬裕,哪裏還敢稱什麼神仙啊!

外鄉人不肯相信,那三個人又一口咬定自己確實是尋常百姓。最後,那個中年婦女見外鄉人執迷不悟、不肯離去,也就對他實話實說啦。

原來,那個看似人到中年的婦女,確實是那個白發老翁的母親。他們有一秘方,就是將幾味山裏的藥材按方調製、常年服用,就能駐容養顏、延年益壽;可是因為山裏貧窮,自己的兒子耐不了清貧,拋下自己的母親和幼子,獨自出山打拚......

這一出山,就人不由己。等他打拚出一套財富時,轉眼間已兩鬢發白了。這次回山,見到一直服用駐容延年藥方的母親和兒子,一時間感到白雲蒼狗!

作為母親的,看到自己的兒子竟然為了功名利祿那些身外之物,落得如此早衰,忍不住用藤條抽他幾下;而他離家時的那個幼子,也已成年,見到祖母抽打教訓離家歸來的父親,自然隻能跪在地上,替父親向祖母求饒......

至於那黃精,用處就更大啦。

聽我那當風水師的老父親曾經講過,說是古代有一本書,叫什麼名字來著?我想想,哦,對了,就是叫做《稽神錄》,裏麵就記載了一個女婢,因為她服食黃精,竟然能跳崖越澗﹑輕身騰飛,被人誤以為是神仙的故事。

書裏麵的事兒畢竟太遠,你們可能不一定相信,我給你們講一個發生在我們村裏的事兒吧。

我們這兒曾經出現過一種怪現象,那就是餓死了許許多多的貓。老百姓養貓就是為了逮老鼠,自己一家人還吃不飽,當然並沒有太多的餘糧去喂貓,那些貓全靠這裏的老鼠果腹-----老鼠不多,誰還養貓幹啥?

但到後來,一些貓竟然餓得頭暈眼花,但家裏麵卻是老鼠不斷。老百姓就覺得是貓懶,放著老鼠不抓,餓死活該!

當然,也有細心的人發現,不是貓不逮老鼠,而是那貓根本就追不上老鼠。他當初還以為是自家的貓笨,就借了人家幾隻好貓,結果一樣逮不到老鼠!

那人也有心計,仔細觀察後才知道,原來那些老鼠一個個迅捷無比,一躍幾丈,原本是它天敵的老貓,根本是望塵莫及﹑無法逮住老鼠。

後來那人一宣揚,大家都知道了。結果發現部分老鼠確實就像傳說中的飛鼠一樣,身體一弓,就能躍出數丈遠,真的像是會飛一樣。

後來還是一個常年采藥的人解釋說,他在采取黃精時,老是發現根莖被什麼東西啃得亂七八糟,最後發現竟然是一些老鼠在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