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盧生,我們都不陌生。但我們所知道的盧生,卻是和小李兄弟所說的一樣,都是那個大名鼎鼎的唐朝書生,也就是遇到呂洞賓,黃粱一夢、徹底悟人生的家夥。
畢竟大唐傳奇小說《枕中記》與名戲《邯鄲記》流傳甚廣,說書藝人常講不輟、名家戲子常演不衰,以至劇中的盧生其人是婦孺皆知,就連我們這種識字不多的人也是對其耳熟能詳。
至於李師父他老人家所說的秦朝方士的盧生,我們卻是不太了解-----畢竟我們是當兵的粗人而不是皓首窮經的書生學子。
“李師父,《錄圖書》就是你說的那個盧生所寫的麼?”劉老大問道,“聽說那《錄圖書》除了一句‘****也的預言之外,其他方麵的內容,後世典籍均是含糊其辭的。”
“嗬嗬,所謂的《錄圖書》其實並非是預言讖書,而是那秦時方士盧生,下東海尋仙求藥的時候,對下海經過的所見所聞,加以記錄畫圖而已,用現在的話說,那算是航海日誌一類的東西。對於說不清楚的地方,就畫其形而記錄之,所以說上麵曾經記錄了許許多多的奇聞怪事!”李師父說。
“我以前曾經聽人說過,秦朝很多書都被秦始皇在焚書坑儒的時候燒掉了,李師父你老人家是怎麼知道這種事的呢?”大傻兄弟不知深淺的直言相問。
“這個嘛,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時候,所燒掉的書都是秦朝統一天下以前,其它六國的言論之書。像種植狩獵、占卜岐黃之類的,並未焚禁,”李師父耐心地解釋說,“現在所說的古書失傳,絕大多數是指官府沒有館藏;或者是散落民間、存世稀少,甚至是孤本而已;或者是流傳至今的傳抄之書,無法鑒定真偽等等,並非是絕對的滅失!”
“那就麻煩李師父,給我們講講,《錄圖書》上所記載的水怪究竟是怎麼回事吧!”張大彪也是滿眼渴盼地說。
“好啊,反正是你們所說的那個水怪,與《錄圖書》上記載的十分相似,老夫就詳細給你們講講,看看與那河中水怪是不是同一種東西!”李師父輕聲地給我們講道:
當年的盧生雖然諷刺秦始皇後逃走躲藏、以免刑罰,但他所作的《錄圖書》卻在民間傳抄開來。
秦滅漢興以後,世上流傳有眾多《錄圖書》的手抄本。雖然有關預言方麵五花八門,但對盧生所記錄的海上怪事,卻是非常一致。
對這種術巫方士的書籍,當然在巫門各派中流傳最多。而我們匿屍宗,也幸得有一本傳抄之物,而且是每過幾十年,都會由教中長者再次謄寫抄錄一本,以免舊本蟲蝕損毀、記錄不全。
所以說老夫當年有幸,曾經得以看到那本記錄海上奇聞怪事的《錄圖書》。
《錄圖書》上記載,當年盧生下海之時,曾經有大將軍士隨行,一方麵保護盧生的安全,另一方麵也起到監督盧生的作用。
他們坐船行駛在茫茫無際的大海之上,經常會遇到大魚水怪出沒。隻要是碰到敢於在船前擋道的那種東西,隨行的軍士立即亂箭齊發,進行射殺------當年秦始皇還曾親自坐船指揮軍士,射殺海中大鮫,為徐福遠航東海而清道除害呢!
當盧生他們在海上漂行數日,發現前麵的海水中露出一條鯊魚,像似要衝撞而來一樣。船上的弓箭手當然是拉開巨弓、利箭如雨,將那條鯊魚射得血流如注、掉頭而逃。
就在他們慶幸歡呼的時候,突然從水下伸出很多條詭異的長臂,長臂末端還長有圓盤狀的怪手,那些怪手就像長有眼睛一樣,迅雷不及掩耳般卷住了剛才引弓射箭的士兵,把他們拖到了水裏......
那些圓盤狀的怪手,雖然靈活有力、十分迅猛,但被它纏身而拖下水的人,則全部是剛才引弓射殺鯊魚的軍士,而站在旁邊的其他人員,則是安然無恙、毫發無傷!
這一下,讓那些站在甲板上的士兵,全部呆呆地愣住了!
他們說什麼也想不到,這船下的怪物究竟會是什麼東西,怎麼會長有如此長的胳膊與怪手,而且躲在水下,能夠將是誰開弓引箭,判斷得準確無誤,然後將他們一個個地卷入水底......
甲板上的眾人再也不敢輕舉妄動,隻怕被那水下的凶怪伸手拉了下去。好在隻要他們不亂放箭殺生,那凶怪與眾人倒也相安無事、並未再次現身出手!
自然,很快就有人轉身跑進船艙,向盧生報告此事。
作為方士奇人的盧生,也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般,連忙跟隨那個軍士來到甲板之上,想要瞧瞧那種匪夷所思的凶怪,究竟是什麼東西。
奈何盧生他們在甲板上等了一會兒功夫,根本連那水怪的影子也沒有瞧見。於是就讓將軍安排軍士,再次向水中射箭,看看是何凶怪能夠現身!
雖然開箭就有可能引得水怪卷身、拖入海內,但秦時的軍法則是更為嚴厲。所以軍令如山,立即有數十個軍士開弓引箭,射向前麵的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