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安貴妃,你還有什麼話可講?(1 / 3)

不出所料,莫鳶的出現就是另一個危機的開始,安貴妃抱緊懷中的小皇子,麵帶憤怒和可憐狀:“皇上,上次紅花之事險些害的我們母子和皇上陰陽相隔,如今她又來挑撥事端,難道皇上還要讓她肆意妄為嗎?”

提起上次的事情,本就氣憤的皇上心中的火氣更是盛了些,安貴妃說的有道理,為什麼堂堂的當朝皇上要任由一個女子擺布?

可是話已出口,更何況,這件事不比上次,即便上次安貴妃和皇子死於非命,那也是保留了皇室的顏麵,而對於這件事,是真是假,既然莫鳶能說的出口,說明私下還有其他人同樣知道,隻不過怕亂嚼舌根丟了性命,故此明知而不言。

實際上,皇上也想證實孩子的歸屬,一則讓謠言不攻自破,二則,讓自己心中升騰出的疑問徹底消散。

男人都這樣,尤其是皇上,沒有最愛,隻有短暫性的寵愛,涉及到妃嬪性命的事情他大可傷心一陣,再換新顏同樣又是一番新的寵愛。

可若是被妃嬪背叛,和他人偷情,而且不是別人,正是自己的兒子,皇上顏麵何在,天威何在?

饒是因為心中確有顧慮,實想驗證,才對安貴妃解釋道:“朕是金口玉言,總不能再收回成命吧?”

不是不能,隻是他不想。安貴妃一早就看透了身邊這個男人,不,是身為帝王的男人,在他們眼裏,男人的尊嚴勝過一切。

所以在幫助陌雲廊走上帝王之位的這條道路上,安貴妃也不是沒有猶豫過,若是陌雲廊成為帝王之後,是否會變得和現在的皇上一樣?可是在心愛的男人麵前,無論他說什麼你都沒有理智的思維去判斷承諾的真假。就如同當初皇上許諾給自己的一生一世獨一人,到如今也還是後宮殷實,皇後之位也成了一個虛無的如果:如果皇後犯事,他不會留她在皇後之位長久待下去。

可事實如何?安貴妃始終是安貴妃。

看看眼前,隻是因為一個沒有絲毫血緣關係的外人說了句是非,皇上嘴上說不相信,卻已經用實際行動告訴了所有人,他自心底還是懷疑的。

麵對這樣的結果,安貴妃識相的什麼也不能說,一直強著不給,白白給自己惹來更加懷疑的目光,得不償失。唯有默默的把孩子遞給身邊一直等候的嬤嬤,然後靜默不語,眼睜睜看著太醫在小皇子的胳膊上紮了一針,血滴而至,在碗中的水裏綻放如紅梅,卻倔強的自成一派。

安貴妃的不情願不是裝出來的,可是看在莫鳶眼裏,卻成了做賊心虛的表現,殊不知,她隻是對於麵前帝王的失望罷了,對於滴血驗親她則穩操勝券。

皇上上前,臉色緊繃,看得出來,他也異常緊張,不是緊張即將落下的針頭,而是緊張“血不濃於水”的意外。

到底,他還是不相信自己的。

安貴妃心中忽然輕鬆了許多,即便她背叛了這個枕邊睡了多年的男子,如今若不是為了皇位,為了權勢,估計她一早會選擇和陌雲廊在一起,而非是他。

所有人的眼睛都緊緊盯著皇上的血滴和小皇子的血滴,緩緩的,融合在了一起。

驚詫的不僅僅是莫鳶,還有身為當事人的安貴妃,明明是陌雲廊的孩子,為何與皇上能夠滴血認親?

皇上和太後都鬆了一口氣,皇上麵色稍緩,可是麵對莫鳶的時候仍舊帶上了震怒:“說,你還有什麼話可說?早先紅花事件還未找你算賬,如今倒是另謀心思想要害安貴妃,你究竟意欲何為?”

事實擺在眼前,由不得莫鳶不相信,努力回憶那日在遊廊之外聽到的安貴妃和陌雲廊之前的談話,孩子是他們的不假,可是,為什麼結果會是這樣?

“太醫,即便是隔代驗親,血液也會融合在一起是嗎?”莫鳶沒有回答皇上的質問,反而側頭問向太醫,目光中帶著對唯一希望的渴望。

雖然來了之後皇上沒有和他講明究竟意欲何為,可是看現在的情形,再加上莫鳶的問話,太醫已經明白的八九不離十了。

太醫搖了搖頭,回答道:“隻有直係親屬滴血驗親才能成功,其他的,再親近的人也是枉然,不然何以曆史上沿襲下來千年不變的滴血認親,就是因為它的可靠性極大。”

莫鳶無話可說,愣在原地,認命地仰起頭,承接住來自皇上的帶著怒意的目光,心中有萬千的情緒錯綜複雜,卻不知該如何開口。

明明疑點重重,明明顛倒是非,可眼前的情況,容不得她有絲毫的反駁,不是不反駁,是自己根本找不到一點對自己有利的言辭,如何還能扳回局麵?

安貴妃心中甚為得意,眼見太後在一旁,生怕太後又像上次那般,為莫鳶說好話,索性把委屈訴說的對象轉向了太後娘娘。

“母後,您一定要為孩兒做主啊,郡主接二連三對孩兒和小皇子不利,早先不得手,如今還要離間皇上和小皇子之間的關係。這種惟恐天下不亂的人如何還能留得住,知道的說她心思叵測,不知道的,以為她魅惑皇上不成,反而想要禍亂後宮,耍手段……”

為了把莫鳶置於不仁不義的境地,安貴妃口不擇言,把什麼罪名都往莫鳶的身上安,甚至於淫蕩之罪都不惜強行加在了莫鳶的身上。

“穎漣!管好自己的嘴,莫鳶犯得什麼罪自有皇上來裁決,你一個婦人之人,守好自己的本分即可。”太後厲聲嗬斥,眼神淩厲地掃向安貴妃,嚇得她身子一抖,驀地閉上了嘴,再也不敢說半句話。

上次事件是因為證據不足,梅氏無故而瘋,故此太後鑽了空子,再加上有陌雲廊相助,得以救出莫鳶。

而這次,重要證人都在場,不論是慶王爺的王妃還是有關皇上和小皇子的滴血認親,皆由莫鳶引起,以證據確鑿而告終。就算太後有心幫她,總不能僅憑空口白牙對皇上動動嘴皮子,濫用權力來實現對莫鳶的相救。

“李莫鳶,你可知罪?”皇上重新坐回太後的身邊,對莫鳶沉聲道。

這個時候即便知道真相也總不能再嘴硬,可又不能承認這兩件事情的真實性,故此,莫鳶唯有選擇沉默不語。

皇上本就心底壓著火,現下莫鳶不說話,在他人眼裏也等於變相承認了罪責。皇上下意識看了眼身旁的太後,見她麵色緊繃地望著莫鳶,眼神裏有痛苦,有憐惜,也有不甘。莫鳶,畢竟是她極為喜歡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