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執著未必是情感的守護,舍得是才是美滿的開端(1 / 3)

感情就是愛,愛往往有所局限,因此要用慈悲來升華感情。學習把對一個人的愛延伸到對家庭的愛,由對家庭的愛推及為對社會的愛,由對社會的愛擴大為對全人類的愛。將愛擴而大之,從小我升華為大我,就是一種慈悲。

——星雲大師

1.不要為你的愛設置太高門檻

愛人是用來愛的,不是用來挑的。有的年輕人如今選男友女友,不是看喜歡不喜歡,而是首先看學曆,家產和背景。而且這個門檻還設置得特別高,眼睛都不往下麵看。尋尋覓覓,最後要是運氣好,真碰上一個滿意的,也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運氣不好的,恐怕就好孤獨終身了。其實,喜歡就好,簡單就好,畢竟,你找的是愛人,不是靠山。

選擇什麼樣的男友,對於大多數的女性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話題。你是選擇一個身價億萬的富翁還是一個身價平平但終身對你好的人?是選擇一個長相帥氣高大還是相貌一般但有一顆赤誠之心的人?

有很多人說我想找一個長得帥,人有錢,家庭背景雄厚,收入很高,有車有房,最好有權,同時要一心一意對我好的人!老天哪,這個世界上這種男人太少了?你想找這樣的一個,其他人也想,但這樣的男性又像珍稀動物一樣,少而又少。怎麼辦?

話說回來,這完全就是一種不切合實際的空想。改變自己的想法吧,把標準設的實際一點,門檻低一點,畢竟你還年輕,二十幾歲,人生的奮鬥才開始不久,日子還長,要向前看,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再說一句,如今的年輕女孩子,也沒求什麼權和錢,但是卻還是把自己當小公主,什麼都要求男朋友去做,看看下麵一個80後女孩寫的找男友的另類標準,可能對她有意思的男孩子都會“知難而退”吧。

(1).會煮飯燒菜(因為我隻能把菜煮熟,色香味是做不到的,現在還不知道是否能把飯煮熟,水平很爛)

(2).會做家務(平時我很少幹的,所以對方一定需要會做)

(3).常理工的學生(不知怎麼就覺得學理工的男生特好)

(4).身高體重(身高175CM以上,男生貌似都很瘦)

(5).戶籍 (北京上海戶口很重要的)

(6).房子車子(大家共同努力,我不會說男的必須要有房有車,這樣顯得太苛刻,不希望愛情有了附加條件而變味)

(7).人要大氣(最討厭小氣巴拉的人啦,我最喜歡去超市買吃的,一買就是一大包,吃完就買,別為了這個而吵架,這是我不願看到的結果)

(8).脾氣好點(我吧脾氣不怎麼好,有時挺霸道的,所以得找個脾氣好的)

(9).喜歡旅遊的(平時挺喜歡到處逛逛的,我爸出差也會帶上我的,所以對旅遊熱情高的)

(10).有愛心的(我都不知道怎麼去界定有愛心,喜歡小動物應該也算)

(11).喜歡狗的不要(我不喜歡狗的,因為我天生怕狗的)

(12).抽煙酗酒的不要(抽煙的堅決不要,酒還是能喝的,因為我們家爸爸和叔叔們都喝的,而且他們酒量都很好,特別是幾個叔叔,灌酒的功夫超好的,所以酒一定會喝,讓他們醉,自己不能醉,不過平時要少喝,多喝了對身體不好,喝醉了自己還會很難受的)

(13).要有主見(該有主見的時候還是要堅持自己的主見的)

(14).有禮貌(看見長輩得主動和別人家打招呼,我們家親戚多,都喜歡嘴甜的男生)

(15).遊戲迷不要(話說一男生在沒追到女生前,對女生和女生送的小動物很好,追到了就愛理不理,小動物也還是室友幫照顧的,要不然就死了)

(16).英語四級(我英語不好的,就指望你了)

(17).不要嫌我笨(我有時挺笨的,如果再嫌我笨了那就笨的一塌糊塗了)

(18).要孝順(對長輩要孝順,至少有空就應該去看看他們)

(19).不要吃幹醋(我們家的醋在廚房,要吃去那吃)

(20).留在我想呆的地方

(21).能保護我(當我受到欺負,一定得幫我出頭的呀)

(22).有幽默感(沒事時能逗逗我,那也挺好的)

(23).手機不能關機(要是我想給你打電話,希望馬上找到你,不要對我說是短信呼)

(24).不要和我唱反調(要是我覺得去東街好,你別非要吵著去西街,就讓讓我啊)

(25).讓硬幣決定一些事(比如我要去東街,你非去西街,你不讓我,我也不讓你,那就讓硬幣決定吧)

(26).屬相(算命的說牛和老鼠不能在一起,實在抱歉了)

(27).賭博的不要(興趣得找好的發展,不過我們老師說節假日還是能玩玩的,因為那不叫賭博,那是娛樂)

(28).無宗教信仰(戶口本上應該寫得很清楚)

(29).姓氏(奇怪的姓氏就不要了,例如畢、歸等)

(30).地理位置(以我們家為中心,隻能是西麵的,例如常熟古裏就是東麵的,不能要)

(31).喜歡吃怪異的東西的不要(例如香菜我過敏的,蔥科類、韭菜、菌菇類、芹類、海帶等不吃)

(32).識時務者為俊傑(知道我對香菜過敏的,還在我麵前吃得津津有味的那就是拎不清的人)

(33).和我搶電腦的不要(我們家都沒人和我搶的,除非我主動讓)

(34).會拍我爸爸馬屁的(我爸對我姐男朋友很好的,一直給他買東西,還幫他找工作,我自然希望自己男朋友多拍拍我爸馬屁,那自然也不會虧了哇)

(35).一定要比我姐男朋友厲害(我姐說他英語六級,有什麼啊,我們不是六級也能打敗他)

(36).近視(我雖然也近視,但總希望你別超過500度,不近視更好)

(37).喜歡吃水果(我自己基本上每天都會吃水果,希望有人陪我吃,榴蓮不吃)

(38).喜歡孩子有童心(感覺和小孩一起玩很快樂的)

(39).不要欺騙我(不希望被騙了我還不知道,善意的除外)

(40).多學學我爸爸(我爸是個好丈夫,也是我和姐姐的好爸爸,既是模範丈夫又是模範老爸,還是個孝子,這年頭找個我爸的翻版也難啊)

(41).有C1駕駛證(我現在不打算去學車了,開車也要動腦子的,我不想死腦細胞)

(42).不能罵我的(罵了要哭的,所以不能罵,隻能說)

(43).不挑食,不厭食,不偏食(什麼都吃那就挺好的)

(44).能陪我玩遊戲的(最近在玩龍博士科技金字塔,類似拚圖的遊戲)

(45).喜歡發短信的(有的人喜歡一個電話解決事情,可有時候短信還是挺好玩的)

(46).周末有時間的(周末還工作的話人會很累的,要有時間休息放鬆)

(47).生病了能照顧我的(生病了都媽媽和姐姐她們照顧的,她們也夠累的啦,老媽還要喂我吃飯給我洗衣服等)

(48).《雙麵膠》裏那男主角就挺好的,有他一半就好了,也挺喜歡他的。

(49).愛幹淨的男生(比較討人喜歡,看著就舒服)

(50).喜歡運動(比如說打打籃球)

(51).有方向感的(說實話我方向感很差的,雖然還沒迷過路)

(52).不要有戀母情節(這個不太好)

(53).不要太喜歡吃麵食的(我很喜歡的,所以得中和)

(54).有耐心(男生有耐心就是很重要的一點)

(55). 包容我的一切,我會為你而去改變!

上麵的這些標準,說不合理,有些也是合理的;要說合理,也有些是非常不合理的。誰能為了你,做到那麼多呢?五十多條標準,是多麼高的門檻啦。有時候,自己也要做出一些讓步啦。

要我說,唯一的標準,就是男孩子要具有"大氣、骨氣、誌氣"三要素.

大氣,指的是氣量寬宏,也就是心胸寬大,女孩子選丈夫,就好像買樂透一般,誰知道那個很愛你的男朋友,未來會不會變成“狼人”,會受到什麼引誘。但和心胸狹隘的人相處一輩子,絕對是痛苦,因為夫妻要相互忍讓,大氣的男人,才能托付終身。

骨氣,指的是“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也是孔夫子所說的“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有自己的原則,有自己的看法,絕對不為名為利,委屈妥協,扭曲公理正義。做丈夫的就是要讓妻小倚賴,一輩子挺不起腰杆的先生,不要也罷。

誌氣,是要對自己有期待,對未來有想象。不論自己現在有多艱難,處境有多卑微,一定不會喪失信心,不斷努力向上,青雲有路走為梯,深信明天會更好,這是做為先生、丈夫的誌氣,也是一家人未來的指望。

或許這三項指標,在現在的社會可能是太難的要求;也可能符合這三項標準的男孩子太少,是稀有動物。甚至比長得帥,有房有車,有錢有權有背景的男人還要難得。

應該這樣說:就算現在做不到,但隻要有心,用這三項標準來自我要求,來成長學習,就是值得女孩子托付終身的對象。

而下麵這些具體標準隻能反映出一個側麵,千萬不要因為你的男友不符合以下標準就認為他不好,記住,男人在很多地方都可以閃光。但如果你的男友能基本滿足以下標準的話,相信我,他一定是一個好男人。

(1)、他對感情很專一,雖然也與其它的異性交往,但那隻是生活交際的必須。

(2)、他或許家境很好,甚至於很富有,他能不斷送你禮物,給你驚喜,請你吃必勝客,哈根達斯,讓你過上豐厚的物質生活,這是你的福氣,

 他或許家境不好,甚至於很窮,但他能省下所能剩下的所有錢給你買一份可能並不值錢的禮物。他每月飯卡裏花的錢和你一樣多,不要聽他的所謂胃口小,男人永遠比女人吃得多。他已經半年沒給自己買過一件像樣的衣服了,但你的衣櫃裏卻多了三四件他給你買的或是你倆攢錢買的衣服,這是你的福分。

(3)、他有一個好脾氣,動不動就發火的男人不是好男人,懂得寬容的男人才是真正的男人。

(4)、你遲到,他基本沒有無怨言,女人都愛遲到,好男人都能等待。

(5)、個人修養很高,尊敬他的父母長輩,對我的父母長輩也敬之有加。

(6)、有上進心,有理想,有朝氣,有魄力。

(7)、有相對穩定的職業,這樣你們的生活才有保障。

(8)、如果有房有車那是最好不過的,但是沒有,也可以一起努力。因為,你們還年輕,能夠在一起,就是最大的動力。

2.拋下全心,才能收獲全意

在情感和心靈的領域,人們要學會拋下全心,全心全意地耕耘,不必把收獲的事情耿耿於懷。要知道越是不圖回報和收獲,就越是能夠盡心盡力的去耕耘,就越是享受耕耘的過程和樂趣,也就越是能夠得到豐厚的回報和收獲。

人生即是交易又不是交易,特別是在情感和心靈的領域,更不能用這樣的交易原則來進行,那是非常行不通的。隻問耕耘不問收獲,勤勤懇懇的盡心盡力的,就必然收獲果實累累,即使由於某種原因沒有得到回報,因為你不是為了交易而付出的,所以你擺脫了人生沒有收獲的煩惱,擺脫了得不到的痛苦,這不正是你的碩果累累的收獲嗎?

一天,一個男孩對一個女孩說:如果隻有一碗粥,我會把一半給我的母親,另一半給你。

小女孩喜歡上了小男孩。那一年他l2歲,她l0歲。

10年過去了。有一年的夏天,大雨一連下了七天,村子裏發洪水,小夥子不停地救人,救了老人救小孩,惟獨沒有親自去救她。

當她被別人救出後,有人問他:你既然喜歡她,為什麼不救她?他輕輕地說:正是因為我愛她,我才先去救別人。她死了,我也不會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

那一年,他們結婚了,他22歲,她20歲。

後來,全國鬧饑荒,他們窮得揭不開鍋。一天,家裏隻剩下一點點麵了,她做了一碗湯麵。他舍不得吃,讓她吃;她舍不得吃,讓他吃!

三天後,那碗湯麵發黴了。

當時,他42歲,她40歲!

因為祖父是地主,他受到了批鬥。那年月裏,組織上讓她劃清界線、分清是非,她說:他是好人,他愛我,我也愛他。

於是,她陪著他挨批、掛牌遊行,在苦難的歲月裏夫妻二人接受了相同的命運!那一年,他52歲,她50歲!

許多年過去了,為了鍛煉身體,夫妻倆一起學習氣功。他們跟著兒了住到了城裏,每天早上乘公共汽車去市中心的公園。有一天,一位青年人給他登讓座時,他倆都不願坐下而讓對方站著。

那一年,他72歲,她70歲。

她說:10年後如果我們都死了,我一定變成他,他一定變成我,然後他再來喝我送他的半碗粥!

70歲的風塵歲月,這就是愛情。

社會物欲橫流、擁擠浮躁,人們在打拚自己,忽略了很多值得珍視的東西,在有些人眼裏麵包比一份純真的愛情來得更為誘人。所以很多人做了更物質的選擇,不願付出全心、真心,隻想收獲滿滿愛意。但是,愛是相互的,愛一個人是需要心的,要一點一滴全心全意,愛情不是一種交易。

人生充滿了悖論和矛盾的是,越是隻想索取不想付出的人,活得越是像乞丐,即使他是富有的;越是隻想付出不求回報的人,活得越是像富翁,即使他是貧窮的。越是不斷索取的人,他自身就成為一個永遠無法填滿的無底深淵,就越是貧窮,充滿了人生的苦澀和痛苦;越是不斷付出的人,他自身成為一個永不枯竭的源泉,越是給予和付出,就越是充滿和富有,充滿了人生的精彩和快樂。生活的邏輯常常與人們頭腦中的邏輯是相互衝突的。所謂“有意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就是這個意思。

生活本來就是如此,有付出才有回報,有耕耘才有收獲,通常沒有無回報的付出,也沒有無耕耘的收獲。於是,生活中的人們形成了一個固定的思維模式:為了回報而付出,為了收獲而耕耘。這似乎是常情常理,本無可厚非,幾乎絕大多數人都是為了收獲才去耕耘的。結果人類社會變成了一個巨大的交易市場,人人都是在做交易和買賣:為了得到報酬才去工作,為了得到金牌才去競技,為了鮮花和掌聲才去歌唱,為了得到愛才去愛,為了得到利益和好處才去信仰.......注定了人生在這樣一種思維模式中進行,是極不快樂和幸福的。因為人們每時每刻想到的是目的,為了收獲才去耕耘,必定會斤斤計較,必定會是做交易,怎麼可能盡心盡力地去耕耘,怎麼可能全然地享受耕耘的過程呢?例如,當你愛一個人時,你總是想得到他的愛的回報,你心裏總是在想:他愛我我才愛他,你怎麼可能全然地付出你的愛呢?當你發現你的愛沒有得到相等值的回報時,你就會撤回你的愛,你就不可能全心全意去愛。其實,你自始至終是在做交易,給予多少,要求回報多少。這就是千千萬萬婚姻家庭夫妻發生衝突的根本原因之一。

曾國藩說過一句著名的話“但問耕耘,不問收獲”。很多人都以為曾國藩不要收獲。其實收獲是秋天的必然目標,但秋天的收獲隻有依靠從春天開始的耕耘才能完成,耕耘的多少和收獲的多少成正比。因此,當目標已定,埋頭苦幹積極耕耘便成了生命的全部內容,人們在耕耘的過程體會走向收獲的快樂。在春風吹拂的田地裏,老農們傾聽禾苗成長的聲音,其快樂遠大於對於秋天收獲的遐想。

“隻問耕耘不問收獲”,正是走出“為了收獲而耕耘”思維模式的最好的良方。這句話表明聽起來不合乎情理,而且有傻瓜的味道,其實,它是大智若愚。就像莊稼人種莊稼,全心全意地耕耘,不必把收獲的事情耿耿於懷。越是不圖回報和收獲,就越是能夠盡心盡力的去耕耘,就越是享受耕耘的過程和樂趣,也就越是能夠得到豐厚的回報和收獲。隻問耕耘不問收獲,是因為豐收的必然已經孕育在勤勤懇懇的耕耘之中。它的收獲來自兩個方麵,一方麵外在的收獲,一方麵內在的收獲。由於你的付出,你必然得到來自他人和外部世界的反饋,由於你的付出,你必然得到來自心靈內部的舒暢和愉悅。過程就是目的,當你不是求回報的去工作,工作的過程就是一種樂趣,當你不是為了鮮花和掌聲而歌唱,歌唱的過程就是一種享受,當你不是為愛而去愛時,愛的過程就變成了泉湧,生活在歡樂的愛的海洋裏,當你不是為了交易去信仰什麼的時候,信仰的過程給你無窮無盡的力量和喜樂。我們幾乎可以說,為了收獲而去耕耘的人,他的收獲總是有限的,隻問耕耘不問收獲的人,他的收獲才是無限的,快樂也是無限的,越是給予,越是富有,越是不求回報,越是得到回報。原因很簡單,他跳出為了收獲而去耕耘的人生思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