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突遭驚變(1 / 3)

小王爺朱見濂離開了沈家的店鋪,帶著黃衫侍女秋蘭往回走。一路頻頻有人側目,皆看這年輕男人衣著高貴、氣質出眾,絕非普通民眾。

朱見濂在眾人的目光中走得穩穩當當,時不時還朝街道兩旁的店裏打量一番,這才想起剛剛離開陶瓷店時,忘了同那小姑娘說叨一聲。

罷了,這也不是什麼大事,忘了便忘了吧,今後恐怕也沒有什麼再見的機會。

朱見濂這廂正琢磨著,秋蘭的聲音便在身旁響了起來:“小王爺,容奴婢多嘴。王爺最近正琢磨著立世子的事兒,繼王妃正虎視眈眈著想把自己的兒子推上去呢。您如今沒有母妃支持,勢單力薄,若是再這樣胡鬧下去,這世子之位恐怕就說不準了。”

朱見濂聽了,表情未變一絲一毫:“怕什麼,做不了就不做。我還真沒放在心上。”

秋蘭急了:“話可不能這麼說,奴婢明白,小王爺您不屑去爭,但該是自己的東西,也不能落別人手裏了。”

朱見濂頓住腳步,回頭靜靜看了眼秋蘭,沒再說話。那目光裏,說不清是讚同,還是斥責。

前方的街道突然喧鬧起來,漸漸簇擁過許多人。秋蘭在朱見濂的注視中泄了氣,垂下目光,悻悻地走上前,扒開人群一看,果然是淮王視察的隊伍。

浮梁縣令眼尖,認得秋蘭是朱見濂身邊的侍女,瞧她鎮定的模樣,便知必定是找到了朱見濂,連忙下令讓簇擁的群眾散開。層層人潮剝離之後,淮王終於看到了自己失蹤半日的嫡子,正悠悠閑閑地站在路中央,若無其事地朝他作了揖,喚了聲“父王”,從容淡定的模樣。

淮王不好當眾動怒,隻得將朱見濂召回自己身邊,繼續視察。他剛剛在浮梁縣令的介紹下參觀完禦器廠,看花了一大堆“官窯器”,現在打算尋一兩處民窯隨意瞧瞧。

沒走多遠,朱見濂便發現周圍的景致有些熟悉。再往前看,沈家的店鋪已在視線可及的地方。他有瞬間的晃神,怎麼不知不覺,又回到了這裏呢?驀然地,他想起了那個抱著薄胎瓷的姑娘。蛾眉星眸,桃花瓣一樣的唇色,小小墜墜的下頦,不愛說話,但看他的時候,有一雙晶亮澄淨的眸子。他還想起,他之前答應了她,要去她家的小瓷窯再指點一二,他怎麼能言而無信呢?

此時,淮王已經瞧見了一家規模較大的民窯,外接的店麵也修得精致大氣,甚合他的心意,正打算帶著一幫人進去呢。走著走著,卻發現自己那不安分的嫡子朱見濂突然頓住了腳,還沒等他發話,便揚手指了指另外一個方向,語氣不容置疑地說道:

“去那家店。”

*****

沈瓷沿著街市走了一段,又拐進一道深巷,行人便少了許多。圍牆內,隱隱飄來了八月桂的香氣,伴著交織紛飛的落桂與清風,似有凜冽的寒意生出。再拐一個彎,便是衛家的宅子了。

她停下腳步,敲了敲那扇朱紅色的大門,有仆從把門開了一條縫,探出頭來看看便笑了:“喲,是沈家姑娘呢,來找小姐的?”

沈瓷點點頭:“我有東西給朝夕。”

“姑娘且等等,容我通報一聲。”

往常而言,沈瓷來找衛朝夕,是不必等太長時間的。可是今天那仆從離開以後,她花了從前三倍的時間,才等來了回應。朱紅色的門再打開,卻根本沒瞧見衛朝夕的影,還是隻有方才那仆從。

“姑娘,我家老爺和小姐,裏麵有請。”

沈瓷沒多問,心中已猜到了幾分,跟著他穿過庭院裏的假山花草和樓閣軒台,最後在一道虛掩的門後停了下來。仆從頓住腳,剛提起氣準備通報,聲音便被屋內激烈的爭執聲淹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