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2年,戴德裏克在此基礎上研製出可連續生產的打捆機,從而加快了生產的節奏。這種打捆機在美國和英國取得了極大的成功。
由於需要不斷提高生產能力,1884年又采用了可以連續生產的蒸汽壓力打捆機。這種打捆機在將草壓成捆後,會自動將草捆彈出,然後由人工用鐵絲捆好。
收割機
從1800年到1810年,許多英國人米爾斯、泰勒、格拉德斯通、薩蒙等對收割機作了進一步改進。
1811年,史密斯研製成了一種用馬推動的收割機,它用一個貼地麵旋轉的切割圓盤來收割小麥。
1820年,英國人布朗發明的割曬機能把小麥打成捆。這也是第一個牽引式收割機。它用裝在滑架右側帶齒的水平臂進行收割,由在側麵往複運動的利刃割下麥子。再通過旋轉翼將割下的麥子送到收割臂後麵的平台上。
1826年,英國的帕特裏克·貝爾神甫研製成了一種收割機,它用兩匹馬拉動,用一個名叫木翻輪的旋轉葉片裝置抓住小麥,一對帶齒的刀片則將麥子割下。齊根割下的麥子由翼輪拋到傾斜著的帆布上並在上麵打好捆。這種靈巧的機器一直是手工製作的,但一般這種機器隻能用一個季節。
1831年,賽勒斯·麥克·考密克繼續他父親的試驗,研製用兩匹馬牽引的收割機。這種收割機有一木翻輪和一個帶著鋒利尖齒、像鋸那樣做往複運動的切割臂。
1833年出現了赫希式收割機。這種收割機僅有一個簡單的牽引式切割臂,上麵裝有如同剪刀那樣交錯運動的刀片進行側向切割。
1851年,這兩種收割機在倫敦展覽會上引起轟動。隨之引起貝爾推動式收割機的支持者與美國式收割機支持者之間的一場論戰,結果美國式收割機的支持者占了上風,因為牽引式收割機更為簡單。
1854年麥克·考密克式收割機由於增加了伯吉斯和基係統而得到改進,使收割小麥更加方便。這種收割機還裝有一組滾輪,接收剛割下的麥子,然後沿著機器有規律地自由旋轉,形同一條傳送帶。
打捆機
1871年,美國沃爾特·伍德獲得了鋼絲打捆機的專利權。當時這種打捆機還在英國展覽過。
1858年,約翰·弗·阿普爾比發明了繩子打捆機,因為當時繩子的價格昂貴,所以直到20年以後,這項技術才得以發展。然而由於這種打捆機很靈巧,因此他的發明仍有一定參考價值。1878年,製造商迪林生產的打捆機就采用了阿普爾比的打捆方式。
自動收割脫粒機
1888年,美國人貝斯特提出了自動收割脫粒機的設想。但是,這個計劃一直未能實現。
直到1938年,澳大利亞工程師湯姆·卡洛爾為了美國梅希—哈裏斯公司的利益開始在阿根廷推廣使用這種自動收割脫粒機。
自1922年起,梅希—哈裏斯公司將這種由牲畜牽引的收割脫粒機投入了商品化生產,並為它配備了一台輔助電動機,用來同時驅動切割、脫粒、淨化和裝袋等機構。
1944年,梅希—哈裏斯公司得到美國政府的專門委托生產和推廣使用500台自動收割脫粒機。直到這時,這種收割脫粒機才真正得到大力推廣。專門成立了一個收割大隊,於當年5月從得克薩斯州和加利福尼亞州開始工作,然後再逐步向北方推進。到收獲季節結束時,這個大隊收割了成千上萬公頃的土地,使所有的人都信服了這種新式收割機的效率。
軸向連枷收割脫粒機
美國的國際收割機公司和新荷蘭公司於1962年開始研製軸向連枷收割脫粒機,然而直到1975年才生產出第一台樣機。
這種綽號為“軸流機”的新式收割脫粒機自摩托化後,使收割機械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用老式的脫粒機脫粒時,小麥經常抖落到脫粒機前麵,因此,為了提高脫粒機的能力必須增加脫粒機的寬度和振抖器的長度。而這種新型的所謂“軸流機”在分離裝置和連枷脫粒裝置方麵卻有著全新的特點。它利用了撞擊作用、摩擦作用和離心力。脫粒時,收割下來的麥子通過一個比麥稈長幾倍的隧道形籠子,籠內裝有反衝連枷。在中心部位配備的連枷按螺旋線排列,這樣可使小麥在籠內緩慢行進。
采用這套係統可使收割脫粒機的結構緊湊,從而解決了因機體過於龐大而無法推廣的難題。
圓柱體麥杆打捆機
為了把麥捆打成圓拄體而不是矩形體,1958年美國的艾利斯—查默斯公司把羅托·巴勒研製的圓柱體打捆機投入商品生產。該機可以把麥稈捆成直徑為36厘米到56厘米,長0.91米,每捆重18到45公斤的圓柱體。
現在,這種打捆機可以打600多公斤重的麥捆。
拖拉機
用蒸汽作動力的拖拉機
望著那無垠的田野,美國農民很希望發展直接牽引裝置,他們發明了三個輪子的農機具,即後麵有兩個大輪載著鍋爐,前麵一個小輪用來導向。1829年,凱斯公司試製成功這種拖拉機,三年之後,美國西部的大農場已普遍使用這種農機具。
用蒸汽作動力的中耕機
1860年,英國中尉霍爾基特研製了一種用蒸汽作動力的中耕機。它的兩對軌道間距18米,分別置於農田的兩側。中耕機掛在橫跨軌道之間的懸橋上,這套裝置備有兩個蒸汽機,它們分別裝在每對軌道上。
所有其他的農機具都可安裝在這種中耕機上,它可以耕地、耙地、打攏、播種和收割,還可以種菜和澆水。
霍爾基特雖然比其他發明家們更雄心勃勃,但裝備這種機器耗資巨大,因此,他並未獲得預期的成功。
伯格式拖拉機
人們一直在想把柴油發動機裝在蒸汽發動機的底盤上。1889年,美國人伯格首先實現了這個願望。他發明的底盤與蒸汽機底盤極其相似,並由查特煤氣機械公司試製成功。
1892年,美國衣阿華州人約翰M·弗羅利克在辛辛那提市為範杜茲煤氣和汽油機械公司製造了一台作為農用牽引機的內燃發動機,這是第一台真正實用的內燃拖拉機,也是約翰·迪爾式拖拉機的前身。
艾維爾拖拉機
1901年,美國人丹·阿爾邦發明了三輪拖拉機。但前輪太輕,常因負荷過重而翻車。盡管它有這樣的缺點,還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1904年,美國沙普斯帕騰奧托割草機和拖拉機公司生產了一種超小型拖拉機,這種拖拉機還能裝上切割臂,用來割草。
哈特和潘式拖拉機
正像德國人弗勒利希那樣,美國人哈特和潘於1902年也研製出一種重型實用的四輪式拖拉機。
1905年,美國創立了第一個拖拉機製造專業協會。該協會的商業部領導威廉斯決定采用這種當地尚以汽油機為引擎的拖拉機。至今,我們在某些廣告宣傳畫中還不時采用它的形象。
古吉斯式拖拉機
1906年法國人埃米爾.古吉斯製成第一台這樣的拖拉機,該機還可充當發動打捆機的獨立的動力裝置。
福特式拖拉機
亨利·福特是美國一個農民的兒子,甚至在他成批生產遊覽汽車之前,就已經開始製造拖拉機了。
1907年,他的第一種型式的拖拉機後輪采了打捆機的型式,而其軸和前輪的控製機構則采用K型福特汽車的型式。
沃利斯·克拉布1913
在拖拉機的發展史上,1913年標誌著一個重要曆史階段的開始。自此以後,拖拉機就向小型化、輕型化和運行更快的方向發展。如布爾式拖拉機就是這種新型拖拉機的原始型式,它在美國明尼蘇達州的明尼阿波利斯市首先製成。
布爾拖拉機的第一種型式就叫做“沃利斯·克拉布”。人們稱這種拖拉機為無車架(即取消了蒸汽機的沉重骨架)式拖拉機。
然而,這種拖拉機的缺點是它的鋼製發動機的外殼和U形傳動軸使發動裝置的背部隆起過高。
福特1917式拖拉機
1917年,美國福特式拖拉機經過改進後,已經開始進入工業化生產階段。毫無疑問,這種“福特1917”式拖拉機在當時所有型式的拖拉機中處於領先地位。
當時,拖拉機的底盤是鍋爐鋼製造成的,相當沉重。而福特認為若用鑄鐵製做底盤,則嫌太輕,會給拖拉機的耕作帶來困難。這種拖拉機有四個鋼製的輪子,由燃油或燃液體石蠟的馬達驅動。
這種拖拉機相對於它的動力來講,車身較輕和運行狀況良好是它的成功之處。但是,它取得成功的更大契機來自同年美國的參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當時,大量駕車、拖犁的馬匹被征調往歐洲。
農場式拖拉機
1924年7月國際收割機公司展示了農場式拖拉機,它是多用途拖拉機的原始型式,它的出現對於拖拉機的概念和使用都是一場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