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讓心靈適度休憩,多加思考與分析(1 / 3)

請撇開一切狹隘的、有限的想法,為思維做好準備吧!永遠不要再說有些事辦不到,無論它當時看似怎樣不可能。不要以瑣碎、偏頗的想法限製或禁錮思維。要讓感情意識擺脫對別人的怨恨、敵對、憎惡和類似情緒反映。

由此我覺得,並沒有生來就對別人感興趣的真正天才男女,但我又總在想,多數人身上是否存在某種妨礙他們取得成功的消極品性或惰性呢?

下麵讓我重複一個古老的故事吧!

在密西西比河的大堤上,有兩個黑人在打瞌睡。其中一個打著哈欠、伸伸懶腰,歎道:

“夥計,要是有100萬個西瓜吃就好了。”另一位黑人問道:“拉斯塔斯,如果你有100萬個西瓜,會給我分一半嗎?”

“不會,先生!”

“能給我四分之一嗎?”

“不會,我不會給你四分之一。”

“拉斯塔斯,如果你有100萬個西瓜,給我十分之一總可以吧?”

“不可以,先生!十分之一也不能給。”

“好吧,那你能不能給我一塊髒兮兮的西瓜呢?”

“這麼說吧,薩姆,如果我有100萬個西瓜,連一小塊都不會給你。”

“為什麼不給呢,拉斯塔斯?”

“因為你太懶了,懶得隻想索取,而不想替自己打算!”

從這則故事中可以得到很多啟示。往後看下去,你會慢慢理解的。

有些人會嘲笑我,這我清楚地知道。嘲笑者無時不在,但嘲笑者永遠不會成功。他們一生從來都碌碌無為,隻不過一味嫉妒;而實幹家和那些發憤圖強的人,則遙遙領先於他們。除了起著妨礙作用,他們的人生一無所有。有些人也許會反駁所有這些觀點,以為他們都曾經曆過,以後也會繼續駁斥這些“陳詞濫調”,但是,對那些感興趣的人、仍然願意求索的人而言,我保證能恍然大悟、取得進步。

迎合潮流比逆潮流而上容易得多,但是,你必須與他人、與周圍的一切和諧相處。

用一位偉大哲學家的話說:

“不要隻讓你的呼吸與身邊的空氣相協調,還要讓你的見解與無所不包的廣闊視野相一致。”

呼吸並不需要費多大勁,但是思考卻需要費時費力。我不必進一步解釋我的建議,即你應該與時代潮流本身同步。理解這一點的人應該懂得:大自然已經為萬物的合理發展提供了手段和方法。

沉思片刻,你便會明白,我所講述的道理是許多人可能已經忘卻的道理。天地間存在一種偉大的補償基本法則,它能對萬物做到公平公正。

做任何事情都沒有固定標準,因為有些人可以這樣做,另一些人可以那樣做,就像兩個人可以用不同方式渡過同一條河流一個人從這座橋上過,另一個人則從那座橋上過但兩個人最終都能到達彼岸。也就是說,一切過程結束之後,重要的隻是結果;如果你堅定地堅持所追求的目標,並遵守這裏給出的簡單原則,所追求的一切都將歸你所有。該是停下來想一想、進行自我分析的時候了!隻用想想:你相信自己的哪一點——為什麼?你相信現在從生活中得到的東西,是你應該得到的嗎?你相信你給予生活的,是你應該給予的嗎?你知道,人生並非單行道。人生是大自然給你恩賜的禮物,不過從出生的那刻起,你從本質上就歸自己所有。你必須呼出第一口氣,以便活下來——如果你想始終存在於地球,就必須不停地呼吸。你必須悉心照料自己的身體,否則就會患上這樣那樣的疾病。你必須運用大腦和大腦裏的智慧去思考,而不是像瘦弱的食肉動物那樣沒有思維。如果做不到,無論智慧還是肉體,都不會讓你走得很遠。

你眼下所持的狀態主要取決於你為自己想了什麼、做了什麼——為一生做了什麼打算。你身上發生的任何事都絕非偶然。

你是為自己建立的一切因與果的總和,這種因果關係是你通過自己的精神狀態和感情態度建立的。這種疊加的最終結果,便是此時此刻的你!

看看鏡中的你吧!研究你的每一個肢體動作:其中都有著特別的含義。做出的每個舉動都印證著你的個性,都是你個性的外在表現。

解讀臉部表情:它象征著你的思維方式。你的雙眼——它們在怎樣看你?你的目光清澈、堅毅、直率嗎?你所看到的鏡中人,也正是別人看到的你。你想給他們留下什麼樣的印象?這完全在於你自己。

你對自己是否具有個性心知肚明。如果沒有個性或者尚未形成,就要下決心培養。你能做到、你會做到,隻要下定決心,按照這裏提示的去做即可。

什麼是個性?當你站在一個有個性的人麵前時,他的什麼個性牢牢控製了你?是什麼個性讓你感覺到他的存在——讓你黯然失色、自愧不如?

那不過是一種動力,輔以他正從潛意識巨大寶庫向外流淌的意誌力。擁有這種個性的人數不勝數(有些人說自己天生就有這種個性,也許沒錯,但他們卻在不自覺地運用這種力量)。這種力量或者強加在他們身上,或者他們早年就已經不自覺地培養了它。當那種被稱為個性的東西得到意誌力的鼎力支持時,他便有了撼山動地的力量。

有魅力的個性屬於自信者所有。這種人目標明確,懂得目標在哪裏、怎樣實現,而對目標的執著追求程度如何,都寫在他們的臉上。他們泰然自若,讓別人趨之若鶩,就像磁石吸引鐵銼。如果你魅力四射,每個人都會圍在你周圍。

如果你開始了解自己,就能培養出同樣強烈的信心、取得成功的決心。用不了多久,這種決心就會體現在你的目光、言談和行動上。

你也許聽人說過:有一種人目光具有穿透力,可以將別人一眼看透。這種穿透力是什麼呢?無非是從內心折射出的一種激情——熱烈的激情——或無論你稱它什麼。說一個人目光有穿透力,就是說此人往往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他讓你無法抗拒、自動迎合。

別忘了,眼睛是心靈的窗口。不妨看看成功者的照片。研究他們的目光你就會發現,他們每個人都有這種熱烈的激情。因此,請讓它體現在你的行走姿勢、言行舉止上吧。過不了多久,當你走過一群人時,他們便能感覺你的存在——和某個主顧單獨交談時,他將能感受你的個性。

從思維方式看,賣債券、圖書、服裝、保險、電子產品、洗衣機與賣其他商品相比,並沒有什麼不同。毛遂自薦或宣傳自己的想法也是一樣。我發現,要想表達自己的想法,首先必須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想法,並且相信能成功地把自己和這一想法推銷出去!我還發現,要想真正弄清自己在說什麼,唯有通過個人長期而刻苦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