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別人的空想可以成為你的現實(1 / 3)

“向前看,永不後退!”這一直是智者的警示之語。他們早已懂得,過去已經於你無益,但是,用彼得·艾伯特森的話說,隻要“相信美夢成真”,未來就永遠充滿希望。

有一個需要不斷重複的階段你必須熟悉,即“我可以夢想,不是嗎?”不過,這種感歎往往含有一種無奈的色彩,這樣說的人似乎對夢想變成現實沒有信心。

其實,從很大程度上講,敢於夢想並相信美夢成真的人,是自己未來的創造者。

沒有不為人知的渴望和所謂的“白日夢”,你就不是正常人、普通人。盡管你也許不會向任何人傾訴這些,但卻不時地建造自己的空中樓閣,看著自己在做某事、去某地或擁有某物——而你在想象這些空中樓閣真實存在時,會有一種莫名的驚喜。然而,很少有人認識到夢想背後的情感力量和信念力量。你從來不相信如果認真對待夢想而不是一味空想,夢想便能變成活生生的現實。

“天哪,我從來沒想過做這種事”,有一次,一位女士對我說,她剛剛做夢去歐洲旅行。“不過,不管怎麼說,做這種夢挺有意思。”

當我肯定她如果真想去歐洲就肯定能去成時,她笑了,說:“我想不出來怎麼去。我這輩子沒那麼多錢去歐洲旅行!”

“如果你一直懷有這種消極想法,那必定去不成,”我指出,“你對自己說的每句話都是‘我從來沒想過我永遠也不會’等等。你現在做的,是命令內心創造力不要為你做某事——不讓你得到足夠的錢去歐洲旅行——你怎麼想就會得到什麼結果。”

我讓她花點時間想想自己剛才說什麼。她隨後說:“太對了。從現在起,我打算思考積極的想法。但我還是無法想出怎樣才能到歐洲去。”

“將這件事交給內心的力量去做吧!”我向她提議。“隻用描繪自己去歐洲已經成行,讓創造力為你找出去那裏的路線——以及旅行的方式!”

“這聽起來就像說天書,”她說,“不過我會試一試。”

“你現在已經有信心了,”我提示她,“現在你隻不過描繪不出在歐洲的動態畫麵,而且不敢相信自己已經在頭腦中去過那裏。”

“好的!我會盡力辦成這件事!”

她說,“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請等等——你表達出了疑慮,”我說,“你不準備等待有什麼事發生——而是等著看這件事發生!”

“我從來都不知道還能這樣思考問題”,她大笑。8個月後,我收到這位女士的來信,信是從歐洲寄來的,但是,直到她自我介紹後,我才想起她的名字。

“我在這裏呢,”她寫道,“你說得對,這件事確實發生了。做到這一點,僅僅是因為我在這裏結了婚!”

多奇妙啊,我想,心中的TNT不僅實現了她的歐洲之行,還為她帶來丈夫!當你開始想象好事向你降臨時,也許能遇上比預料的更多的好事!

讓思維開始上下運動

67歲的克拉倫斯·桑德爾斯正在發第三筆財。他不到35歲就發了第一筆財——他著名的皮格利·威格利連鎖超市的宏大“夢想”成了現實。桑德爾斯堅持認為,隻要保持正確的思維狀態,“掙百萬美元的念頭”並不難以實現。“我的思維始終都在向上‘抽水’”,他說,“我永遠說不出這台‘抽水機’會給我帶來什麼——但是,隻要讓創造力完全自由地發揮作用,它就能反複產生某種有價值的東西。”如今桑德爾斯正在實施建立食品連鎖店的新想法,並稱這種想法叫做“食物電動采購”,即商店可以自動運行,顧客能自動挑選食品,自動進行食品包裝,扮演收銀員的角色。“這種方法避免了排隊結賬,削減了一般管理費用,使少數工作人員能完成很大工作量,”桑德爾斯說,“我隻用8個人,銷售額一年就能達到200萬美元,而同等規模的其他超市達到這樣的銷售額,至少需要雇用4065個人。我一生中失而複得、得而複失數百萬美元——但是我卻正在掙下一個百萬美元!”

還有什麼能擋住這種人發財呢?67歲時你大腦的全部汽缸還能否正常工作?它們還是否會正常工作?我想不能,除非經過大量訓練。你無時無刻不在腦海裏裝著一筆潛在的財富。“開始讓思維上下運動吧,”桑德爾斯建議,“你能壓出石油來!”

“癡心妄想,”你會說,“這種事永遠也不會在我身上發生。”瞧瞧這種消極的想法!當給予內心創造力一個為你效勞的機會時,你卻對未來不抱希望。

懷特兄弟在獨自描繪建造並飛行世界上第一架飛機時,是否有個“白日夢”?許多“名不見經傳”的人都有過造飛機的想法,卻招致無數奚落和譏諷,但這卻擋不住懷特兄弟。在懷疑論者麵前,他們有勇氣、有信心繼續自己的夢想並為之奮鬥,從而發明了一種周遊世界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