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鎮人民醫院是方圓百裏有名的醫院,實際上它是J縣縣立第二人民醫院。
該院以醫風高潔、醫技精湛、醫德仁厚而聞名四方,有許多外地甚至不泛大城市裏的病患者慕名而來求醫,被醫者無一不痊愈,並且所花費用比其他要少一到二成,人們便四處傳名,由此聲名大振,因此也成為了國家對農村醫療重點扶持的單位。
聶隱先前通過陳傳電話告知的情況,很快在住院部三樓一間病房裏麵找到了母親與弟妹倆人。
這是一間普通病房,整齊排列著四張七八成新的病chuang,每張chuang靠牆那頭各擱著一隻灰色的鐵質矮櫃,供人放置住院所需用品,chuang鋪下則空空如也,打掃得幹幹淨淨,掛吊瓶的不鏽鋼支架聳在chuang頭另一邊,牽著一根透明的塑料管子垂了下來。一台擦得鋥亮的掛式空調懸在鋁合金窗戶ding上,正呼呼地吹著冷氣,讓整間房子清涼無比。靠進門處的玻璃門後麵還有一個小單間,裏麵亮著燈光,想必是衛生間。
父親躺在靠窗戶旁邊的chuang鋪上,蓋著一chuang印著第二人民醫院紅字的薄棉花被,露出左手腕紮著吊瓶針管,三角支架上麵懸著數瓶藥水瓶,其中一瓶裏麵不停泛著小氣泡。另一邊矮櫃上則放著監測心電圖腦電波之類的精密儀器,幾根電線連著父親的頭部與xiong部。
身形瘦弱的母親佝僂著身子坐在chuang邊上,用枯槁的手指輕輕捋著已經熟睡的父親額上幾絡花白的頭發,那略顯凹陷的眼窩裏麵隱有渾濁的淚光,淩亂花白的短發披在頭上,毫無光澤可言,分明是長期沒有營養的生活條件所致。
弟!弟聶正和妹妹聶英兩人則坐在靠窗那邊的chuang沿,透過玻璃好奇地向外張望,兩張稚嫩的麵孔充滿了對窗外的社會的希翼與探求。
另外還有兩張病chuang各躺著有人,正好奇瞧著聶隱輕輕走進來。最裏麵一張chuang卻空無一人。
聶隱雙眼刹那間有點模糊,腳步凝沉,輕輕喚道:“媽,弟,妹。”
母親三人同時回頭,皆一臉驚喜,母親很快站起身來,臉上露出勉強的微笑,“隱子,你回來了,回來就好。”有些嘶啞的嗓音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與激動,而弟妹兩人各自高興地叫了一聲哥之後,四隻眼睛直直盯著他手上的水果袋,並且隱隱聽到他們喉間有吞唾液的聲音。
聶隱嗯了一聲,快步走到chuang邊,放下水果袋,低頭仔細端詳著父親。
病chuang上,父親雙目緊闔,嘴唇微張並有些幹裂,兩輪眼圈凹陷得很深,並且左眼角有塊較大的淤青,而腦門上竟然有塊被扯下頭發後留下的血痂,皺紋縱橫的臉上呈現著一種讓人心疼的蒼白與憔悴。
平白無故遭此大禍,實在可悲可憐複可恨,聶隱伸手輕輕觸mo父親幹枯的灰發,心中隻覺得很疼痛。
聶隱還記得他們一家人是從外地搬過來的,那年他才五歲,家裏請人蓋了一座茅屋在村尾最荒蕪的地裏,那時村裏麵沒有一個與他們家相熟的人幫扶,蓋這座房子都是花光了他們所有的積蓄才成功的。
當時村裏人極是排斥他們外地人,總覺得他們過來分了村裏的田土,所以總是找些碴兒來欺侮他們一家人,直到後來父親與陳傳父親陳開正來往密切,家裏處境才擺脫被村人欺侮的狀況。
從小他就有點淘,但父母親從未打罵過他,因為他的體質比一般人都要孱弱,他們都很溺愛他。也因為身體緣故,再加上性格也有點呆訥,在與小夥伴們一起玩的時候,一般隻有他被人欺侮的份。每次他被人打得鼻青臉腫後回來告訴父母,父親都默然無語,隻是撫著他的頭對他說不要找那些小夥伴玩,免得引火上身。母親更加是老實人,隻曉得緊緊抱緊他直抹眼淚。
所以他聽信父親的話,不再去找小夥伴玩,因此他的童年過得比較孤獨與苦澀,每日望著風吹枝葉,日落西山,聆聽著雞鳴狗吠,溪流叮咚,心間那份孤獨可想而知,也因為孤獨讓他的心性變得比同齡人更加早熟懂事。
從他懂事後他就發誓長大後一定要保護好老實巴交的父母親不受人欺侮。
後來家裏條件好了起來,父母親怕他孤獨,又生下弟妹兩人,因為他家已與村裏人相處多年,關係比較融合,其弟妹兩人也不似他的童年那般孤獨無助,與同齡人比較合群,也很少發生欺侮他們的事情。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父親好友陳開正成了村裏的首富,才讓人不敢對他們這家子外地人進行欺侮。
可是如今,父親已年老體弱,竟然讓人打成這個樣子,險些還丟了性命,這個天大的仇恨,聶隱是無論如何也不會就此平息。
他壓抑著自已的情緒向母親細聲詢問父親身體的情況以及事件的經過。
父親是上午十點二十分鍾送到醫院的,當時已經深度昏迷,口中流血不止,一進醫院就推入急症室進行供氧搶救,穩定之後再照全身CT腦電圖及抽血驗尿等等常規檢查,CT結果出來發現父親右xiong部斷了三根肋骨,已傷及肝肺部,導致內髒大出血。如果不及時手術會直接導致生命危險,醫療人員馬上將父親推進手術室進行輸血搶救,經過三個多小時的手術才將父親救治成功。因麻醉藥性還沒醒,醫院建議住重症監護病房,但母親考慮費用太貴,就選擇住在普通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