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故地且重遊,九死複一生(1 / 2)

這一路走來,竟沒看到任何媚俗作態嬌聲豔語的樓閣,一徑的奇花異草曲徑通幽之象,右邊一汪碧綠池水中荷葉在初夏已露尖角。直到出了一個小小的門,我始終沒覺得自己是走在一個窯子裏,倒有點兒像在蘇州逛拙政園。出了小門,一頂兩人抬的小轎候在門口,帶路女子一掀轎簾示意我上轎。

可好,我無論在現代還是來到這裏,一次都沒有坐過轎子。我鑽進轎子,真的是非常窄小,墊的也不十分軟和,帶路女子輕喝一聲“起”,我差點一個趔趄撞了頭,之後全程被顛的七葷八素不辨南北。下轎子的時候,還“哇”的一口吐在了轎杠上。我尷尬的看著掛在轎杠上的膽汁,轎夫看上去是真淡定,隻拿袖口擼了擼轎杠。便站在了一邊。

我休息了一兩分鍾的功夫才緩過神,發現自己又到了一個小門前。這個小門鄰的街比起剛才倚翠閣偏門那裏要嘈雜的多,叫賣的小販隨處可見,斜對麵還能看見幾個穿紅著綠的姑娘拿著手絹招攬生意,其中一個和街麵上一個行走的男子不知拉扯著什麼,這場景居然有些像總是透著粉色燈光的洗頭房,想到這裏,我自己也樂了起來,剛工作那一年實習出任務清查某條街上的洗頭房時,我也曾見到一個露著半個胸脯和兩條白花花大腿的年輕女孩這樣拉扯著街上的一個男子,被抓到派出所後,我看她哭的妝花的慘不忍睹,還遞給她一張紙巾。而現在,我自己也正式加入了紅燈區套餐,還被免費升級成了豪華型。

我正看的起勁,小門吱呀一聲開了。是一個我不認識的上了年紀的龜公,穿的短褐和我漏夜出行的那套顏色一樣。他八字眉眯縫眼,上三路下三路的在我身上掃來掃去,我這番本就是就牢籠而來,更是懶得搭理他,帶路女子上前一步,聲音清爽幹脆的說到“我們倚翠閣的邊奶奶送蘇姑娘過來芙蓉樓,你通傳一下你家的葉嬤嬤。”

我被帶到了葉嬤嬤住的院落“千秋館”,此時正是午後,這老鴇為了她水土流失嚴重的臉總會在這個時候睡午覺。帶路女子看上去不驕不躁,坐在前廳優雅地吃著茶。

我站在廳前,思考著是坐還是跪。

我和葉大鴇母見過的次數不多,病時一麵我燒的糊裏糊塗,沒什麼印象;病愈後一麵,她身心俱受過傷害又長期單身那種強烈的通過控製欲從而實現自我價值的性格撲麵而來,壓的我幾乎無法喘氣。真的很可怕又難搞的一個老巫婆型老板。

想了一番,我還是老老實實的跪了下來。還好她素來愛享受,地上鋪著青色素織撒花地毯,雖不厚實,但是比冷冰冰的地磚要好受多了。

前廳伺候茶水的丫頭就站在帶路女子身側,她的眼神左右閃爍,並不與我對視,隻暗戳戳地刺探著我。我對這樣的刺探毫不在意,隻眼觀鼻鼻觀心跪在地上。她在一旁候了不一會兒,便悄悄退了出去。

午後的空氣裏沒有風,帶著些許初夏的悶熱,膝蓋漸漸開始發麻。為了轉移注意力,我開始數掛在正前麵牆上的層岩叢樹圖裏的樹。在數到第十五遍時,東廂的珠簾叮咚作響,葉大鴇母帶著一高,兩胖三個大齡嬤嬤向我款款走來。

帶路女子起身向她福了一福,我則低頭開始數地毯上的素花。

一番客氣話後,兩個人皆就坐。

“勞姑娘幫我送人過來,一路辛苦,老奴倍感慚愧。”耳邊響起葉嬤嬤的聲音。我略略抬一點頭,用餘光觀察著她們四人。葉嬤嬤向身後的大媽輕轉一下頭,後麵的胖大媽一號掏出一個小小的東西放在了黑檀木茶幾上。

“這點茶水費給姑娘用作消遣,姑娘別嫌棄。”葉嬤嬤說。

我非常好奇,忍不住看了茶幾一眼。這是我長久以來除了在博物館第一次看到古代流通貨幣。那錠銀子並不雪亮,也沒有什麼形狀,就是一坨而已,擺在桌子上並不起眼。

帶路女子對這坨銀子瞧都不瞧一眼。隻看著葉嬤嬤對她說道:“葉嬤嬤,我家邊奶奶說,前個夜裏看到你們樓裏的蘇姑娘漏夜遊園的時候不慎落河,便救了她起來,她不省人事有兩夜,今兒個才大好,就給您送過來了。”

“姑娘怎麼稱呼?我好讓錦林日日記得邊大家和您的這份救命恩德。”葉嬤嬤說完這話,眼神飛過來瞟了我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