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乒賽風雲之女團(1 / 1)

世乒賽風雲之女團

20多年來,中國乒乓球隊每次出征世乒賽之前,團長或者總教練都會被問及金牌數的問題,而答案基本上沒有什麼變化:一塊不拿不可能,七塊全拿也不太可能。

在大多數乒乓球專家乃至愛好者的心目中,如果中國隊隻拿一塊金牌,那麼可能性最大的無疑是女子團體。

世乒賽的7座冠軍獎杯中,刻上“中國”字樣最多的就是女子團體的考比倫杯和和女子單打的吉·蓋斯特杯,都是13次。

在中國隊的13次奪冠曆程中,最具懸念和戲劇性的是第一次。

第28屆世乒賽前,中國女隊已經具備了衝擊團體冠軍的實力,她們在北京臥薪嚐膽,準備在打翻身仗。1964年的國慶節前夕,距世乒賽還有不到半年的時間,27歲的男隊隊員、有“智多星”之稱的徐寅生被請到女隊做報告。這個講話的記錄後來被賀龍送給了毛澤東主席,主席評論這個講話“充滿了辯證唯物論,處處反對唯心主義和任何一種形而上學”。徐寅生的報告在1965年春天以《關於如何打乒乓球》為題成書,在全國的發行量超過600萬冊。

又過了三個月,中國女隊闖入了與日本隊的決賽。但排兵布陣卻讓教練員們大傷腦筋,是上直拍打法的梁麗珍、李赫男,還是上橫拍削球打法的林慧卿、鄭敏之?當時已經是女隊教練的容國團在準備會上畫了一條龍,身子上寫著梁、李,眼睛上寫著林、鄭,這被稱為畫龍點睛的方案打亂了日本人的計劃。中國女隊第一次獲得了團體世界冠軍。

而中國隊再次獲得女團世界冠軍已經是十年以後的事了,其間中國隊有兩次沒有參賽,另兩次的冠軍被日本和韓國奪走。從1975年到2000年,中國隊13次參賽12次拿下考比倫杯,隻在1991年失手於朝韓聯隊。

從中國女隊的冠軍錄上可以發現,每一支冠軍隊都是由幾名老冠軍和幾名新人組成,梯隊建設非常明顯而且有效。

在中國乒乓女隊20多年的輝煌中,有一個人物不能不提,他就是10次率隊出征世乒賽,9次拿回女團冠軍,8次拿回女單和女雙冠軍的女隊主教練張燮林。張燮林當年以秘密武器成名,出任女隊教練後,將削球和怪球打法在女隊發揮到極致,幾乎每屆世乒賽都會帶上一名,使對手防不勝防。

從1997年第44屆世乒賽開始,女子團體比賽取消了原有的一盤雙打,完全由單打組成,而報名人數也從4人增加到5人,這一變化將使中國女隊世界冠軍的名單增加得更快。

目前,中國乒乓球女隊曆史上有34個人曾經獲得過團體冠軍。其中葛新愛、張立、張德英、曹燕華、童玲和鄧亞萍次數最多,都是3次。現役隊員中,王楠和李菊都已經兩奪考比倫,如無意外,此次在日本有望第三次捧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