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濤:乒乓情緣(十)
(十)放不下的球拍
亞特蘭大奧運會後,根據乒協的安排,我來到德國的格林卓(音譯)俱樂部打球,和我同在一個俱樂部的還有格魯巴和費茨內爾。
格林卓是個環境優美的小鎮,人口雖然不多,可乒乓球水平在德國卻不低。在職業化運作的俱樂部裏,訓不訓練是沒有人管你的,盡管在這裏我度過了從事乒乓球運動最輕鬆愜意的一段時光,可我並沒有放下手中的球拍。
3月,為備戰第44屆世乒賽,我返回國內。原以為這將是我最後一次代表國家隊參戰,為了給即將結束的運動生涯畫一個最圓滿的句號,集訓中我玩兒命地練。整整一個月,我沒有缺一堂課,希望能以最佳的技術、最良好的身體狀態迎接這最後一次大賽。
功夫不負有心人。第44屆世乒賽我們蟬聯團體冠軍,決賽中作為第三主力我同法國隊的埃洛瓦打出31比29的罕見的高比分。賽後埃洛瓦不無感慨地說:“我從沒打過這麼好的球,是王濤把我帶到乒乓球最高的境界……”其實,球打到這份上,受益的又何止是他?或許正是從這次的成功中品嚐出了乒乓的無盡魅力,體會到了更加成熟的自信,所以比賽結束後隊裏希望我能留下來再打一屆世乒賽時,我才會那麼痛快地答應下來。
心裏有一塊放不下的球拍,肩上有一份放不下的責任,隻要我在球場上奮鬥一天,我就會為祖國的榮譽去拚、去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