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國一見第一考顏貴就寫不出,十分著忙,就接說道:“顏先生也說得是,座中有記得四歌的,不妨抄出與顏先生寫了,再奏聞聖上可也。”趙公道:“這個使不得。皇爺既批說默寫,誰敢抄出。若是私抄出,便是背旨了。”竇國一道:“不是背旨私抄。但考字與考學不同,書寫之人,焉能兼讀古歌?自當明將此情奏知聖上。但限時促迫,往返不及,故說先抄寫了,然後奏聞。”趙公道:“若是兩家都記不得,便好奏請。倘一家記得,單為一家奏請,如何叫做考較。”
周公夢、夏之忠等若果是記得,或是明抄,或是暗傳,也好用情。奈何總記不得,隻得假說。周公夢言道:“趙老公所言有理,且看山小姐寫得何如,再作區處。”正說不了,隻見山黛已將真、草、隸、篆四幅寫完,對父親道:“四歌遵旨寫完,還是竟呈禦覽,還是先請教過列位大人?”山顯仁躊躇未及答,趙公聽見先笑說道:“山小姐倒記得,寫完了,妙耶!這不比封函奏章,大家先看看不妨事。”山顯仁遂令另設一張書案於正中,將四幅字擺列於上,請眾官出位同看。隻見第一幅上楷書《猗蘭操》是:
孔子曆聘諸侯,諸侯莫能任。自衛反魯,隱穀之中,見薌蘭獨茂,喟然歎曰:“蘭當為王者香,今乃與眾草為伍。”止車援琴歌之。歌曰:“習習穀風,以陰以雨。之子於歸,遠送於野。何彼蒼天,不得其所。逍遙九州,無所定處。時人暗蔽,不知賢者。年紀逝邁,一身將老。”
第二幅草書《蟪蛄吟》是:
政尚靜而惡嘩,時魯政日非,孔子傷之,為作歌曰:“達山十裏,蟪蛄之聲,尚猶在耳。”
第三幅隸書《龜山操》是:
季桓子受女樂。孔子欲諫不得,退而望魯龜山,以喻季氏之蔽魯也。歌曰:“子欲思魯兮,龜山蔽之。手無斧柯,奈龜山何!”
第四幅篆書《獲麟歌》是:
叔孫氏之車子鋤商,樵於野而獲麟焉。眾莫之識,以為不祥。夫子往觀焉,泣曰:“麟也,麟出而死,吾道窮矣!”乃歌曰:“唐虞世兮麟鳳逝。今非其時來何求?麟兮麟兮我心憂。”
眾官看了,見楷書如美女簪花,草書如龍蛇飛舞,隸書擅蔡邕之長,篆書盡李斯之妙,無不點首吐舌嘖嘖稱美。顏貴心下暗忖道:“早是記不得,不曾寫還好藏拙。若是寫出來,怎能及她秀美,豈不反惹她一場恥笑!”便口也不敢再開。竇國一俱看得呆了。唯趙公笑嘻嘻說道:“不但記得,又四體俱寫得精妙入神,真是個才女,難得難得。快著人進呈,領第二題來。”左右卷好,付與傳題員役,飛馬進呈。
不半個時辰,早飛馬領了第二題來。山顯仁與竇國一、趙公三人打開看時,卻是早朝、午朝、晚朝詞各一闋。仍前抄作二紙,分送二處。此時穆禮見顏貴默寫不出十分沒趣,猶恐也是個難題,心下甚是彷徨。及題目送到,見是早、午、晚朝三題,頗覺容易,滿心歡喜,便磨墨拈筆,打點欲做。忽又想道:“用甚牌兒名好?”欲做如夢令、長相思、憶秦娥等詞,卻又不合時宜;想合時宜之名,卻又想不起。因又想道:“隻要做的詞好,詞名或可不論。”遂下筆而寫。尚不曾寫得三兩句,隻聽見趙公哈哈大笑說道:“怎麼,山小姐完得這等快,奇才奇才。大家來同看了好進呈。”再抬頭一看,隻見眾官已出席矣。穆禮自料一時做不完,便也起身隨眾而看,隻見一幅龍箋上麵三個詞兒已寫得端端正正。
早朝
雞鳴曉,殿角明星稀少。天上六龍飛杳杳,聖主臨軒早。
雙闕雲霞縹緲,萬國衣冠顛倒。初日上升紅杲杲,簾卷瞻天表。
——右調《謁金門》
午朝
中天紅日剛剛午,禦當陽聖主。花磚鵠立,丹墀虎拜,共瞻九五。三勤晉接,稀聞晝漏,宣琅琅天語。停經賜食,分班染翰,自慚無補。
——右調《賀聖朝》
晚朝
九重向晏,北闕明星爛,天子勞宵旰。趨承環佩響,起伏火燈亂。勵政治,賈生前膝夜常半。
夕陽牛歌旦,紅燭蒼生歎。君交警,臣交讚,久谘禁鼓動,遲出明河暗。君恩重,金蓮撤賜馳歸院。
——右調《千秋歲》
眾官看了,大家驚歎,以為奇才,猶不為異。獨竇國一見第二題又被山黛占先,愈加著急,卻又無力可助。趙公早喜得打跌道:“好才女!好才女!快卷好進呈。”竇國一道:“須候穆老先生完了同進。”趙公因回頭對穆禮道:“老先生佳作曾完了嗎?”穆禮掙紅了臉道:“尚未。”竇國一道:“聖上原限午時考填詞,如今尚在巳時,不妨少緩。”趙公遂走到穆禮座上一看,隻見草稿上才寫得兩行,倒又抹去了一行。趙公說道:“如此做來,尚早尚早,如何等得。且將山小姐的進呈了,穆老先生完了再進吧。”便不由分說,竟付與傳題員役,飛馬進呈去了。穆禮欲待不做,恐惶得罪;欲要做完續進,莫說襯點早午晚詞意之美,萬不可及,即“謁金門”、“賀聖朝”、“千秋歲”三個詞名,已含蓄無窮頌聖之意,如何再做得來。拈筆左思右想,愈覺艱難。
筆尚未下,第三道早又飛馬傳遞到了。趙公三人看了,卻是“賦得立秋梧桐一葉落,五言近體一首,限秋、留、遊、愁四韻”。此考是卜其通、宋信、山黛三人,遂抄寫三紙,仍前分送三處。山黛接到手,見是一首詩,越要賣才,便提起筆來草也不起,竟如風雨驟至,龍蛇飛舞。卜其通拿著題目,連限韻尚未看清,山黛早已寫完,送到正中案上。山顯仁看見,自也愛之不了,喜得眉歡眼笑。忙起身邀眾官同看。卜其通驚得滿身汗下,暗想道:“這丫頭怎這等敏捷,不知做些甚麼?”因擱下筆,不顧眾人,先走至案前去看。宋信還強著要做,當不得眾官俱已圍看。沒奈何,也隻得走到案前去看。隻見上寫著:
立秋日賦得梧桐一葉落,限秋、留、遊、愁四韻
萬物安然夏,梧心獨感秋。
全飛猶未敢,不下又難留。
乍減玉階色,聊從金氣遊。
正如衰盛際,先有一人愁。
卜其通看完,不禁拍案大叫道:“真才女,真才女!不獨敏捷過人,而構思致意大有《三百》遺風。”因回頭對竇國一道:“此殆天授,非人力所及也,吾甘拜下風矣。”竇國一聽了目瞪口呆,開口不得。宋信還打帳說甚麼,趙公早笑道:“還是卜老先生肯服善,快進呈,快進呈!”說不了,傳題員役早接了飛馬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