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長遠的戰略部署(1 / 2)

超前、長遠的戰略部署

一、戰略謀劃的著眼點是未來

戰略謀劃是著眼於未來,對較長時期內(5年以上)企業如何生存和發展進行通盤籌劃,以實現其較快發展和較大成長。麵對激烈複雜的市場競爭環境,任何組織若沒有超前期的、長遠的戰略部署,那麼,其生存和發展就要受到影響。

戰略的全局性特征在時間概念上的表現就是具有長遠性的眼光,它直接關係到組織的未來和發展。對未來的設想,特別重要的不是回答將來怎樣,而是通過預測未來的變化趨向來製定我們現在的策略和措施。

沒有著眼於未來的企業戰略作指導,日常的經營管理就會失去目標和方向。真正具有戰略眼光的企業家,絕不會片麵地追求急功近利,絕不會糾纏於企業的短期行為,而是致力於實現企業的長期戰略目標。正如美國前總統理查德·尼克鬆在《領導者》一書中寫道:“領袖人物一定要能夠看到凡人所看不到的眼前利害以外的事情。他們需要有站在高山之巔極目遠眺的眼力。”

一個具有高素質的企業管理者,就必須高瞻遠矚,站得高,看得遠。現代企業家,必須跳出企業日常事務的圈子,把自己的主要精力用於思考和處理帶有全局性的重大問題。

當代西方管理學認為,企業領導應該用以下方式才能做到最有效地支配時間,即用40%的時間考慮戰略問題,40%的時間用於處理公共關係(人際關係),20%的時間用於管理日常事務。隻有這樣做的領導,才會有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

一個企業的發展如果有一批具有戰略眼光的管理者,這個企業必定會有長足地發展。

二、休斯:超人一等的戰略眼光

英雄就是英雄。舉凡英雄,都能高瞻遠矚,深謀遠慮。早已在電影業中功成業就的休斯為何突然轉向飛機業?就是因為休斯具備超人一等的戰略眼光,他能夠趨潮流而動,緊扣時代發展的脈搏。惟其如此,才會有今天的“飛機大王”,才會有舉世景仰的休斯。

1932年,美國電影業的大王休斯突然命令立刻把《臉》的拷貝密封在休斯工具公司總部的金庫內,不再公映。自己卻一頭紮進位於好萊塢東北方的格倫德爾飛機庫裏,秘密研究製作他的H1戰鬥機。

休斯突然轉向是對當時美國及世界的政治經濟背景做長遠考慮之後做出的。當時,崛起的法西斯德國為了打破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形成的由美國控製的凡爾賽——華盛頓體係。尋找國外市場,在希特勒的“要大炮不要黃油”的口號下瘋狂擴軍備戰;在意大利,墨索裏尼及其法西斯黨徒們已在北非挑起了事端;在東方,日本帝國主義者製造“九·一八”事變,開始大規模侵略中國。在這種形勢下,美國的有識之士清醒地認識到海軍艦隊稱雄世界的時代已經過去。於是羅斯福總統1933年向議會提出增加強化空軍戰鬥力的預算報告。而此時,休斯早已秘密研製戰鬥機了。當然,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經濟大恐慌對電影業的衝擊也迫使這位頭腦靈活的青年另謀發財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