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理財
財富是企業的原動力。
如果說企業是一艘不沉的航船,科學的理財便是它永遠前行的風帆;
如果說企業是一條奔騰的河流,科學的理財便是疏導它滾滾入海的河道。
精打細算
一、合理地使用每一分錢
一個企業的理財之道,最關鍵的一條就是勤儉節約,杜絕浪費。假如一個企業在生產、經營、管理與銷售的各個環節中不注重成本控製,浪費極其嚴重,那麼該企業衰敗之日就為期不遠了。
企業精打細算,杜絕浪費的理財之道,一方麵可以節約企業資源,降低企業的成本,從而提高企業的效率;另一方麵可以培養員工熱愛企業的意識與嚴格管理意識。
勤儉節約,杜絕浪費實質上就是要合理地利用人力、物力與財力,把該花的錢用好,不該花的錢絕不花,該花的錢要有“一分錢變成兩分錢”用的精神。
理財就是合理使用人力、財力、物力,盡量避免浪費,是企業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
二、豐田:拒絕浪費,儉省生財
豐田公司自1937年成立以來,經過50多年的努力,已經成為日本企業界的“皇冠”。在全世界的汽車製造行業中,僅次於美國的通用汽車公司和福特公司,名列第三。它的下一個目標,是向世界第一汽車公司進軍。
日本《東洋經濟》周刊曾按全日本企業自己申報的純利潤額的多少,排列順序。豐田公司自1983年以來,一直雄居首位,成為日本企業界公認的獲利潤最高的企業。輿論界認為,豐田公司獲得高額利潤的訣竅之一,就是始終把杜絕浪費當作經營管理的重要目標。
“豐田生產方式”的創造者大野耐一曾經強調說過:“豐田生產方式的目標,在於徹底杜絕企業內部的各種浪費,以提高生產效率。”杜絕浪費,對企業來說,是至高無上的命令。
豐田公司所以能在杜絕浪費方麵成績超群,可以歸結為8個字:“重視、堅決、明確、具體”。
現代化大企業中的浪費,是存在於多方麵的。豐田公司下力量調查分析了過量生產、加工製作、窩工待料、殘次廢品、庫存積壓、搬放運輸和材料儲備等各方麵的嚴重浪費之後,得出結論:最大的浪費是盲目地追求速度和產量,造成過量生產的浪費。
於是,他們在生產過程中,堅持做到生產量與需要量的一致,力爭使庫存等於零,實行“無庫存生產”。同時,在公司內提倡“愛廠”和節約精神,加強對職工的訓練,改進操作方式,挖掘設備潛力。引進技術時,充分考慮經濟效果,絕不盲目引進。一旦發現了浪費,決不輕易放過,徹底清查出根本原因,對症下藥,措施明確,要求具體,直到確認不會再發生同樣的浪費。否則,決不罷休。
譬如,在調查車間生產情況時發現,有些工序之間不夠協調。工人們都想多加工一些零件,而不管下個工序能否跟得上,結果使有些中間產品要送進倉庫,這就無形中增加了運輸工作和倉儲的費用,至少要造成25%的浪費。從表麵上看,個別工序超額完成了任務,實際上得不償失。針對這種情況,公司實行了“卡班”製。即如果某個工序進度超過了下個工序,就把它的人員抽出一部分去幹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