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禮法(1 / 2)

茶桌兩個茶壺冒著熱氣,彌漫出陣陣茶香,很清淡,令人聞之倍感精神舒暢。

兩旁的少年們,都是喝了兩杯茶,一杯陌遷沏的,一杯文溪所沏,當茶水入口之後,他們眼中都閃過一絲震驚之色。

他們很清楚,自己喝的這兩杯茶,恐怕連一些研究了多年茶道的大師,沏茶的水平也不過如此。

陌遷也伸手端起了身前的茶杯,輕輕地聞了一下,隨即微微閉上雙眼,臉上露出淡淡的笑意。

他睜開雙眼後,便抿了一口茶水,清茶入腹,口中還殘留著淡淡餘香,久久都沒有散去。

他喝得這杯是文溪所沏,而文溪喝得茶則是他沏的,兩人都是飲了對方沏的茶,眼眸中都閃過一絲詫異。

飲盡杯中的茶,一旁的幾名少年,看向文溪與陌遷時,心中不由浮現出敬意,因為從他們二人沏茶的整個過程,就可以看得出來,兩人都是把禮法謹記於心的人,心中更是有著對前賢的崇敬之意,在麵對前賢傳承下來的禮法時,他們都沒有一絲驕縱,隻有謙遜。

一個有著敬畏之心的人,都是值得他人尊敬的,有著敬畏之心的人,也是能夠自我約束的人,做任何事都會有分寸與底線。

禮法是一代接著一代傳承下來,如同曆史般厚重,是構成世界秩序的基礎法則之一,有禮法的存在,秩序才會更加穩固。

在朝廷裏,一直盛傳著古時一位大聖賢的話,‘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並以此話當成治理天下的警句,由此可見,禮法的存在,對於世間秩序來說有多重要。

那位大聖賢覺得,用政令來治理百姓,用刑法來整頓他們,老百姓隻求能免於犯罪受懲罰,卻沒有廉恥之心,而若用道德引導百姓,用禮製去同化他們,百姓不僅會有羞恥之心,而且有歸服之心,以此道來治理天下,天下才能真正太平。

飲完杯中茶水之後,就連顧宣看向文溪的眼神,都發生了一些變化,不過,很快又恢複如常了,因為他很清楚文溪的本性,哪怕他與文溪接觸不多,他依舊覺得,文溪隻是把禮法當成樹立自身形象的利器而已,絕非是那種真正地將禮存於心的人。

“好茶!”

陌遷把茶杯放回桌上,臉上露出笑意,忍不住讚歎一聲。

他喝得這杯茶,味道清淡,如飲了一口甘泉,卻又帶著微微澀味,甜與澀同時在嘴裏繚繞,倍感神清氣爽,令人回味無窮。

“陌兄這手茶藝真是令人佩服。”

文溪也毫不吝嗇地讚歎了一聲,隻是,他眼眸中竟然還閃過一絲欣賞之色,那種眼神就如同一名君主,看向臣子般的眼神。

他喝的這杯茶,味道也很清淡,茶水入腹之後,嘴裏若含著一片鮮嫩的茶葉,茶香味令他隻感覺心中甚是寧靜,仿若隔絕了塵世的喧囂般。

陌遷能有如此茶藝,確實使他生出了惜才之心,很想將陌遷招攬到自己麾下。

“好茶必須有好水配,那王位也是一樣,須有能者居之。”

文溪眼中的欣賞之色不加掩飾,陌遷又怎能看不見,他眉頭微皺,隨即舒展開來,笑著說道。

“不知陌兄是怎麼看待禮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