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慈寧宮母妃解惑(2 / 2)

“沒了梁乙逋的製約,梁太後親大權獨攬,但是也許想從大宋那搶點什麼,也許她天生仍喜歡打仗,打得國庫空虛、國力大損,永安二年,上國遼道宗看出梁太後擅權專恣,已不得人心,就派人鴆殺梁太後,命父皇親政,那年父皇16歲。”

“梁太後為什麼會被上國鴆殺,梁乙逋又為什麼會死?”曹母妃喝了口奶茶。曹皇妃很中就想跟明珠公主講講這西夏後宮的事,線她講講這幾十年那怕皇後在世時,自己為皇上喜愛的原因和經驗。

“為什麼呢?”明珠為這個故事所吸引,問道。

“一個原因是不知道自己的責任,另一個就是放任自己的欲望的膨脹。我再講另一個例子。”

“我們的皇後耶律南仙是遼國的成安公主,前太子是皇後的親子,他們的母族是遼國的皇族,一直受到遼國的支持,因此對遼國有很深的感情。這是人之常情,沒有爰可責備的。十多年前,金國向遼國進攻,皇後和仁愛太子就經常要求我夏國出兵支持遼國,遼作為我們的上國,我們一個屬國對上國給出這種支持,派出軍隊也是應該的,我們夏國、你父皇也是這樣做的。但是到了八年前,遼國已敗,金國的勢力已經很強大,我國夏國是一個小國,根本就不能獨立同金國對抗,可是還多次給父皇壓力要求出兵對抗金國,這就不是很有頭腦了,你父皇沒有同意,遼國滅國了,他們就很生氣,後來,也就那一年,父皇為了我黨項族和夏國的生存,向金國稱臣,仁愛太子和皇後都很傷心,不久太子就鬱憤而死了,皇後將母國的滅亡和太子的死,都怪在父皇的頭上,心灰意冷,在太子死後沒幾天也絕食自殺了。”

“這件事,你父皇做的對,因為他站在我大夏國和黨項族的立場上做事,如果按太子和皇後的意思,也許就沒有我們的今天了,所以你父皇是用理智做事,以大局為重,為此還讓人罵了很久。而仁愛太子和皇後是站在自己的感情上做事,沒有站對立場。”

“駙馬提出的是高家的大是大非問題,沒有任何妥協的餘地。他可以不做駙馬可以被殺,但不能讓人損害家族的根本利益,這也是高家或其它許多家族能千年存續的根本。我們大夏國也有這樣一套原則。”

“這要求你轉換身份角色。一旦嫁出去,你就是大宋人,高家的人,當然你還是夏國的公主,這隻有在夏國才有用。”

“如果你不能處理好這層關係,有可能讓高家萬劫不複,因為你背後的是一個王國,那怕這個王國再小也不是一個家族所能承受的了的。”

太後說了很多,太後是宋人,也是公主的親生母親,如果公主與高家產生大的衝突,高家可能毀了,但公主也不可能幸福。所以讓公主自己想想。

“母妃娘娘,這種在是大非的問題我還是分得清的,但我是公主啊。”三公主心裏還有些不甘。

“公主,你首先是駙馬的妻子、一個母親,其次才是一個公主。我真希望你能記住這句話。我再舉個例子,看你怎麼處理。”

“如果你是高寵的妻子,也給高寵生了孩子。假如你們高家有一種很厲害的兵器,就如高寵送給太子的那種弓吧。”

“這弓很可能是高家的最高秘密。有一天高家有這種東西讓你父皇知道了。他派人到你那兒,讓你把這種技術偷出來給我大夏國。”

“這時你就為難了,你問高家要當然是不會給的,你是偷,還是不偷呢?”

“我是偷還是不偷呢”三公主嘴巴呢喃著。

“如果偷,那你是背叛了高家,你的立場站在夏國的位置。如被發現很可能死路一條。你的丈夫、兒子重要還是你父皇重要呢。如果不偷你就得罪了父皇。也許會有這一天,但我希望你永遠不要碰上這種事情。”

“人有所得,也就有所失,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你什麼都相要,也就意味都你可能全部失去。做了皇家的公主、妃子雖好,但你也知道,你也會失去很多。看看你明月公主。”

“公主啊,母妃希望你能快樂幸福地生活,而要這樣,原則問題上你可要分得清,否則你會毀了高家,更會毀了自己。”

三公主知道自己很愛高寵,已離不開了,如果沒有高寵,她也就可能嫁給那個眼高於頂的李孛兒,也許嫁給他能擺擺公主的譜,但自己不愛他,會幸福嗎?會快樂嗎?母妃說過有所得就有所失。三公主心裏做下了決定,隻是希望他能一直待自己好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