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錡負現四川的防衛,他可不屬吳玠的節製,隻是吳玠的官現在比劉錡大,而且吳玠掛著川陝招撫置製使的銜,有些關係,由於劉錡跟高寵也有些近,所以吳家兄弟也對劉錡另眼,這次劉錡幫了大忙,這勝利按理也有他的一份,但分配戰利品時,也隻是補齊了他原先的編製和軍械,多一匹也都沒有,劉錡和楊政說起這吳玠兄弟的做法,血都三升好吐。人小氣,也不是小氣到這個份上,花花轎子大家抬,做成孤家寡人他的路能走得長遠嗎?就連直屬部將姚仲、王彥(這是另一個與高寵師傅同名同姓的王彥)談起吳家兄弟也是揺頭想著有時候改門庭,這雖然很受人忌諱,但一個人沒了臉麵後是眾叛親離。
這些可都是百戰精兵,所以劉錡感謝他從自已的部隊裏撥了一隊500人給了楊政,楊政這次損失很大,讓楊政氣的是,這次那麼多俘虜,吳家兄弟自己全留著,兩萬匹馬也沒有分給楊琥一匹,隻分給了他一些破損的裝備。可這次死的最多的大多是楊家的子弟,老略陽的人。楊家和略陽人給他支持這麼大,他這樣做傷的不僅僅是他楊家人的心,那些中級軍官更是看透了。
相當年關中的將士為什麼投降西夏和大金的那麼多,就是富平大戰後張俊和吳玠聯合起來殺曲端的事讓下麵的人寒了心。
種種吳家的傳聞很多。這兩個參謀講起了個體的事,說到吳玠自然與吳家有關,一個是兩地交易的事,一是馬匹交易,這吳家現在缺錢,這三千馬自然是交不了。但吳玠也不同意賣給劉錡楊政,不讓過境,這很頭痛,楊老父子隻好每次少來多去地走私。,但走私的風險很大,吳家想在當地鏟除和削弱楊家的勢力,一認真起來還真不好辦。熙河現在缺糧的規模有點大,楊老父子的走私隻能稍微改善點熙河的環境,高世綠二步、錢濟深還有趙恒都來部有沒有其它辦法。
第二件事是在成州與吳玠的邊境兩軍時有小衝突,雖然沒有死人,這事經常發生也不是個時到時極有可能引發戰爭,而高寵離開時吩咐過,不要與宋軍產生衝突。來問這事怎麼辦。其它是一些技術上的事,他們寫一個本子,密密麻的,是堅城開銅礦等一係列問題。
高寵對這些事一一做出了安排和回答。
對於糧食供應和軍馬交易,高寵寫了一封售給劉錡。讓趙恒打通成州、和州與壟南的通路,那邊本來就有路,隻是路比較窄,難走,不適合大隊人家通過而已。讓他們修整道路建立關卡和警戒點,以防意外,與劉錡聯係是直接從四川調糧食,交易軍馬青鹽,走壟南、青川到利州(廣元)這劉錡的治府。
至於衝突,讓公主寫了一個外交的照會,讓他們帶給吳玠,並提出警告。同時讓二叔高世綠以堅城分區第一團基礎上擴編成一個二團製的堅城獨立一師(旅級單位),一個步兵團,一個騎兵團,駐西河縣、禮縣,堅城分區的第二團擴編為堅城獨立第二師。負責堅城的防禦。
另外有關大宋與西夏的交易 的事由高寵另外從官家向吳玠施加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