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歸心似箭,林鎮南走第一鏢(1 / 2)

兩年了,甘伯身上的悍氣奇跡的收斂一空,臉上的刀疤竟然扯出來一縷溫厚的笑,這時候正在等林鎮南收功。眼看少爺氣息悠長,身骨壯實,渾身透出一股少年人才有的強烈的雄性氣味,甘伯也是不禁感慨。二人居住深山,偶爾才到近處采買生活用品,也是打探外界消息的唯一途徑。華山派兩年前發生劇變,原本布滿陝西的觸手一瞬間縮了回去,以華山弟子為靠山的鏢局亂了起來,這兩年裏華陰縣裏不聲不響的出現許多外地武人,有的看家護院,有的開個鏢局,與本地武人發生各種衝突,不時死人,待發現沒有華山派出來維持江湖秩序便越演越烈,最終立下腳跟。

兩年後,華陰縣外地鏢局林立的局麵已經穩定下來。有心人或者會想:小小的一縣之地何來這麼多活計?少一思索,從中可以看出,這些鏢局醉翁之意不在酒也,不在走鏢掙錢也,在乎華山也。

看一個人的分量要看他的敵人,看一個武林大派的分量,也隻需要看其他大派的態度。如今的華山劍氣之爭最終引發內訌,高手耆老損失殆盡,但仍然是虎不倒架。典籍仍在,傳承仍在,隻需有一二傑出弟子,必然又能有一番大氣象,這裏便與福州林家大相徑庭。

了解了華山腳下的這些變化,尤其是外地鏢局的入駐,林鎮南和甘伯就不由轉開了心思。二人從未離家這麼久,尤其是林鎮南,首次離家就是千裏之遙。“阿爹,阿媽,姨娘,一定都想我了”,此念一起便不可斷絕。本來練氣功法自有沉靜思慮的功能,林鎮南和甘伯絕不是雜慮多多的人,這念一起,也是練功過程中的一道關卡,過得去,內功和精神便能有一番純淨,過不去就會原地踏步,即便內息增厚,境界也會停滯。當然主仆二人心中明白,也有佛道兩家不同的度關之法。隻是於此時,二人選擇的是順心遂意,紓解此情的辦法,畢竟父母天性,不可斬絕,一旦入像某些佛家之法中遁入空境的法門一樣,便會直指世外,摒棄紅塵。對林鎮南和甘伯一家族為念的認識來說,那種辦法不啻為外道邪魔。在不可能的如果中,從外人眼中看到的,林鎮南此行更是父親的身教。

甘伯為了兩人出山已經準備了半個月,在縣城中租賃到一套三進小院,雇人看家,作為將來二人在華山腳下的立足之處。這一日,林鎮南收拾行李搬家跟隨甘伯來到縣城,來到小院跟前,小院處在縣衙後街,縣衙後門的斜對麵,典型的北方形製民宅,門口兩株古槐分在兩側,沒有門墩兒但高階之上黑門光亮,銅獸首扣環金黃。甘伯未語先笑“嗬嗬,少爺呀,咱們可算是時運好呀,這套院子一直以來是作為縣衙配套的,每屆縣老爺都會帶貼心的師爺上任,就住在此處,隻是不巧新來的縣老爺沒帶師爺,家中人口有簡單,因此才肯把這院子租出來。”林鎮南進門看了院子,本就喜歡,在聽甘伯這麼一說,更是喜歡了,隻是驀地問道:甘伯,這院子是我們跟縣尊租來的,那這位縣尊若是去他處為官,那可怎麼辦?甘伯聽罷,擺了擺手:這個不用顧慮,少爺可知,當朝首輔張居正新行了一個政令,要每任官都要做完五年任期才可升轉,尤其是親民官。這位縣尊老爺今年上任,還有的是日子,在這幾年裏把院子買下來就成了。林鎮南軒眉一展,牙齒露出了八顆。立時雀躍,衝到後院,隻見甘伯簡單收拾過的練武場,石滾石鎖,纓槍大刀都有,中間黃土墊的平地,足夠折騰,角落是三尺深的沙坑。標準的鏢局後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