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他歸隱山林,一生絕學爛於腹中不傳他人,皆因他終於明白天機茫茫不可泄的道理。
戚路對相術並不感興趣,他認為假如一個人真能知曉自己未來的事情,那麼,人的這一生豈不是得按部就班地生活,那樣的人生豈不是很無趣嗎?戚路是個喜歡找刺激的人,所以自己在研習陰陽五行時特意不去學相術。
偏見歸偏見,戚路心裏清楚地知道丁曉嵐拿悟通大師和袁天罡相比是有原因的,從淨空剛才的話語來看,悟通大師僅憑風起之勢就預測出後山有人墜崖,這種本領在相術中稱之謂風鑒。
風鑒就是憑風聲風向來斷吉凶,是門很高深的相術,非普通人所能研習。世傳袁天罡就擅長風鑒,已經達到無驗不爽的程度。
戚路疑惑的正是這一點,因為他早聽人說過,世上最後一個掌握風鑒之術的人就是袁天罡,可他都死了一千多年,悟通又是從何處學到這種失傳絕技?
就在戚路胡思亂想之際,突聽前方一陣嘈雜的人聲傳了過來,張眼望去,原來他們已經來到懸崖邊。
悟通見戚路來了,忙雙手合十上前打招呼。
丁曉嵐這才第一次看清悟通大師的相貌,他是位麵慈眼悲,連胡子都白了的老年僧人,身穿一件洗得發白的樸素僧袍,臉上總是帶著三分笑容。隻見他施禮完畢後說:“施主請恕老衲怠慢之罪。”
“那裏那裏。”戚路嘻笑著說:“大師正是出風頭的時候,我怎能錯過如此捧場時機。”
丁曉嵐在旁邊聽得俏眉微皺,她第一次發現戚路說話有點刻薄。
“上天有好生之德,我們還是先救人吧。”
“嗯。”戚路點頭同意,隨悟通來到了懸崖邊。
懸崖陡峭無比,下麵雲霧繚繞,根本看不清穀底的情形。在崖上有棵一人環抱不過來的老樹,一名年青僧人已在樹幹上綁好粗麻繩,繩子的另一頭係著一個可容納兩人的籮筐,看來他準備坐在筐內下去救人。
戚路伸手攔住了這名僧人,對悟通說:“還是讓我下去救人吧。”
悟通也不推讓,他俯首看了眼穀底,點頭說:“戚施主身手靈活,比我們這些笨手笨腳的和尚強多了,你下去老衲也放心。”
戚路於是坐到了籮筐裏,悟通正要指揮眾人把戚路放下去,卻見他招手示意自己過去似有話要講,就趕緊走到筐邊聽他有何吩咐。
戚路將身趴在筐邊問:“是誰看到有人墜崖了?”
“沒有,不過請施主相信老衲的占卜之術,到現在還未曾有過差錯。”
“我說大師,從這麼高的地方摔下去,那人還有命嗎?”
悟通一愣,隨即又合掌說道:“老衲寧願相信有奇跡。”
“這繩子結不結實啊?可別把我放到半山腰就斷了。”
“施主說笑,老衲何時害過他人?”
“天有不測風雲,我不能不防啊。”
悟通頓時麵色一沉,繼而又正色地說:“救人要緊,你若再和貧僧在此鬥嘴拖延時間,隻怕崖下之人真的要死了!”
這番義正言辭的話把戚路說的滿臉通紅,他哪好意思再和悟通耍嘴皮子,隻好悻悻的將身縮回筐內,讓眾人把他放下去。
籮筐搖晃著到達了穀底,戚路趕緊從筐內跳出來,就見周圍長滿了尺把長的野草,幸好穀底沒有霧氣,戚路一眼就看到離他不到十米遠的地方有個人躺在地上。
“還真是有人墜崖了啊!”戚路連忙走上前去,看到這是名四十來歲、山民打扮的中年男子,此刻他正處於昏迷中。
戚路趴下身來將頭貼在他左胸前,聽到他心跳聲正常,於是用手試探鼻息,發現呼吸也算均勻,戚路心裏的一塊石頭也算是落了地,他把受傷的山民背起來輕輕地放進筐裏。
就在戚路準備搖繩示意山上的人把傷者拉上去的時候,他順便也檢查了山民的傷勢。發現傷者身上有多處擦傷,尤其是右腿的傷勢最為嚴重,戚路猜測他右腿很可能是骨折,運氣不好的話以後怕是要拄著拐杖走路,不過傷者性命應無大礙。
讓戚路感到奇怪的是,傷者的左小腿處竟然有舊毛巾包裹在上麵。他遲疑了一下,伸手解開了毛巾,發現小腿處有兩寸來長的刮傷。傷口才結新疤,戚路判斷出應該是今天才受的新傷。
怪事了,戚路納悶起來,難道傷者墜崖後神誌還是清醒的,是在給自己包紮完左腿傷口後昏迷過去的嗎?假如真是這種情況,如此高的懸崖掉下來,他居然傷得不嚴重,還真是奇跡了!
這時筐內的山民張嘴痛苦地呻/吟了一聲,戚路忙低頭輕聲問道:“怎麼樣,你沒事吧?”
傷者並沒有回答,繼而又昏迷過去。戚路緊張起來不敢再耽誤工夫,趕緊把係筐的繩子使勁搖了起來,通知山上的人把籮筐收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