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諸神之墓(2 / 2)

“好,我努力去做。”經戚路這麼一說,丁曉嵐慢慢的有了自信。

在他們腳下是一片野草地,東南北三個方向都有沼澤環繞,隻有西邊是幹涸的泥地,泥路的盡頭有個黑漆漆的兩米來高的山洞。

三麵都是死路,看來隻能進洞去賭運氣了。戚路遲疑了一下,就示意丁曉嵐和他一起進洞。

沒想到這是個倒葫蘆形的洞,開始並排走三四個人沒問題,到後來越走越窄,隻能勉強一人通過。戚路用電筒照了下,卻發現石洞雖然狹窄卻很高,起碼有七八米高。洞的兩壁頗為平整,很明顯是有人修鑿過的,表麵都爬滿了藤蘿,地上還生了不少青苔。戚路的腳踩在青苔上,“噗嗤、噗哧”的響。

戚路兩人不一會兒就走到了底,前麵已經沒有出路了。

“難道這是個死洞?”戚路嘀咕了一句,看到石壁右邊還有個洞,於是拉著丁曉嵐走了進去。

這個洞和外麵的那個洞恰恰相反,越走越寬闊,走過長長的通道,戚路看到有什麼東西擋住了去路,於是用電筒一照,發現是堆青磚。

戚路招呼丁曉嵐和他一起把這堆攔路的磚搬走,搬完了磚,戚路發現他們又進入一個封閉的石洞,洞的直徑大約有五六米,前麵有一個平台,平台上有座石碑,碑前有幾個破碗和瓦罐,還有一個簡陋的香爐。

丁曉嵐看到這些東西就問:“這是個礦洞嗎?”

戚路又用電筒照了下四周光禿禿的石壁後說:“洞裏根本沒有礦,怎麼可能是個礦洞。”

“那你怎麼解釋洞裏有人用過的東西?”

“我猜測這是個祭祀用的洞。”戚路說完準備去看那個石碑上刻著什麼文字。

就在這時候,身後突然傳來轟隆的一聲巨響,戚路心知不好趕快回身折看,卻發現來時的洞口被一塊大石頭堵住了。他使勁堆了下石頭,大石象是生了根一樣紋絲不動。

“完了,我們要困死在這裏嗎?”後麵跟進的丁曉嵐臉色煞白。

“慌什麼,我們看看還有沒有其它的洞口。”

“奇怪,為什麼會突然落下塊大石頭?”丁曉嵐一臉不解的表情。

“可能有人跟在我們後麵故意陷害我們。”

丁曉嵐冷道:“如果真有人跟在後麵,我們怎麼聽不到他的腳步聲?”

戚路無言以對,要知道在這洞的深處,任何一點聲音都會激起很大的回響,他們不可能察覺不到跟蹤的腳步聲。

但現在不是相互埋怨的時候,更重要的是盡快走出這個古怪的洞穴。

於是他們又來到了石碑前,看到除了來時的那個洞口,沒有別的出路了。

丁曉嵐這時驚叫起來,戚路用電筒朝她照去,發現她腳下有隻體形如小孩拳頭的甲蟲正順著她的腿向上爬去,戚路趕緊把它拂到地上一腳踩死。

“媽的,這洞裏也沒有生物,這家夥靠什麼生存下來的?”戚路把手電筒照在那塊石碑上,發現上麵刻著四個大字,像是古代的蝌蚪文。

戚路走到石碑前,端詳著碑字,“諸神之墓!”這四個字隨著他的嘴裏念出,臉色已是大變。

埋葬神靈的地方通常都是禁地,常人要是無意中闖進來基本上是死路一條。

就在他驚恐之餘,卻發現腳下的石麵上,浮出一些奇怪的線條。戚路用腳撥開仔細一看,發現這些線條是凸出石麵的,不是自然形成的紋路,倒像是有人雕刻出來的。

戚路更加驚訝了,他又用腳撥開整塊石麵上的泥塵,才發現這是一幅石畫。戚路又叫丁曉嵐一起幫忙,把平台上十六塊石板上的浮泥全部扒開,看到每塊石麵上都有一幅圖畫。

戚路對照著石碑上的文字還有石畫的繪圖風格,初步判斷出這是商朝早期的遺物。

戚路沒想到這塊碑曆史這麼悠久,他知道在東亞一帶甚至包括中國在內,有文字的石碑出現應該不早於戰國時期,可是眼前這塊碑卻把曆史向前推進了一千多年。

更讓戚路感到奇怪的是,商朝時期的工匠基本是把圖案刻在青銅器、山岩和石壁上,就連墓室裏都看不到什麼壁畫,是什麼人要在這人跡罕見的山洞裏雕刻這多的石畫,而且還用浮雕形式刻出。何況那時的人們還沒有鐵器,如果是用青銅刀來雕刻的話很容易刀口打鈍影響工期,古人在那麼簡陋的條件下,能雕完這十六幅畫,簡直是件浩大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