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小良子(1 / 2)

“南公,你知道這二人是什麼來曆嗎?”

公孫玲瓏對於比自己漂亮的女人,一項沒什麼好感。

“這二人,看不清,摸不透。”搖了搖頭。

“您也不知道嗎?”以南公的閱曆和境界竟然看不出此二人來曆,這讓公孫玲瓏心裏暗暗警惕了一把。

……

“你們不用如此緊張,我們二人隻是路過這裏,看到你們那多人聚在一起,我還以為有什麼不法之徒驚擾聖地呢。”

“不法之徒?”聽到這話的眾人心中暗氣。

而眼尖的趙高卻並不這樣認為,在二人落地的一瞬間,就已經看到了衛水腰間的玉佩,很明顯,趙高沒有說出來,也當做不知道。

“遠來都是客,儒家不歡迎嗎?”

氣憤一時間比較尷尬,這話誰能接,扶蘇接的話有點越矩,伏念他們也不能接,有荀子在場,他們的輩分也隻能和扶蘇相當,雖然伏念作為儒家掌門,也是不能接話的。

那就隻有荀子一人能夠接話了。

而荀子卻已經看出其中的蹊蹺了,看這二人是個女子,卻能讓以凶名著稱的羅網嚴陣以待,而看李斯的表情,眼中充滿了震驚,還帶有一絲懼怕。

其他人就不在荀子的考慮範圍內了,想明白後便說道。

“姑娘說的是哪裏的話,公子請,二位也裏麵請吧!”

而跟在後麵的張良,心裏始終存有疑惑,對於衛水這個人始終看不明白,當初蓋聶把盜蹠救回來後也說過一回,這就更讓張良疑惑了。

衛水二人沒有當先走進去,而是跟在隊伍的最後方。

儒家不愧是第一大家,氣象萬千,走進庭院那一刻,讓人有一種放下心中雜念,毫無牽掛之感。

一隻祥鶴從天邊飛來,鳴叫一聲,盤旋幾圈後落在一處高樓上。

這隻鶴出現的很突兀,衛水嘴角輕輕一勾,看了趙高一眼。

隻聽扶蘇說道:“詩曰: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乃是招賢之聲,如果我沒猜錯,此樓定是賢士彙聚的場所。”

“公子高見,哪裏正是小聖賢莊的藏書樓。”伏念垂禮解釋道。

這時儒家荀子走上前來說道:“公子,荀況年老體虛不耐久立,還請公子允我先行告退。”

“勞煩荀老先生迎送,扶蘇本就於心不安,先生就請便吧!”

轉身離去的荀子心底暗暗說了一句:“難道是李斯,可他把扶蘇引到藏書樓又有什麼目的?”

衛水給衛靈使了個眼色,後者也學著荀況說道:“伏念掌門,我二人呆在這裏終究不便,也先走一步,不用管我們。”

衛靈這話就頗有深意了,不向公子扶蘇告辭而是向儒家告辭,說白了,我們是儒家的客人,我們尊重的是儒家,而不是你扶蘇。

再說,你扶蘇在衛水麵前確實不夠看。

這話伏念也不好答,幸好二人沒理會,直接轉身向著荀況的方向走去。

扶蘇到是沒說什麼,可是趙高的眼中全是森冷感覺。

“這小聖賢莊除了景致優美一點,也沒什麼特別的嘛。”百般無聊的衛靈的看著周圍的景致提不起絲毫興致。

“那我們就回去吧,估計他們比試的也差不多了。”這場小聖賢莊的聚會無非是想敲打一下,借著名頭比試一場。

……

“這場我們比試內力。”

“是!”

伏念也沒什麼好說的,畢竟輩分在那,雖然自己是儒家掌門,可是對方是何師叔一個輩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