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親和力勝過千言萬語(1 / 1)

親和的態度,友善的口語表達,容易消減人與人之間的隔膜。聰明的女人懂得如何去利用自己這方麵的優勢。

玫琳·凱公司是一家知名的化妝品公司。為了擴大自己公司產品的影響,玫琳·凱女士自己用的化妝品都是公司所生產。她也不建議公司職員使用其他公司的化妝品,因為她不能理解凱迪拉克轎車的推銷員開著福特轎車四處遊說、人壽保險公司的經理自己不參加保險。那麼,她是如何同職員交流這一想法的呢?

有一次,她發現一位經理正在使用另外一家公司生產的粉盒及唇膏。她借機走到那位經理桌旁,微笑地說道:“老天爺,你在幹嗎?你不會是在公司裏使用別的公司的產品吧?”她的口氣十分輕鬆,臉上洋溢著微笑。那位經理的臉微微地紅了。幾天後,玫琳·凱送給那位經理一套公司的口紅和眼影膏,並對她說:“如果在使用過程中覺得有什麼不適,歡迎你及時地告訴我。先謝謝你了。”再後來,公司所有的新老員工都有了一整套本公司生產的適合自己的化妝品和護膚品。玫琳·凱女士親自做了詳細的使用示範,她還告訴員工,以後員工在購買公司的化妝品時可以打折。

玫琳·凱親和的態度、友善的口語表達,使她自然地與員工打成一片,成功地灌輸了她正確的經營理念。

親和力就是這樣,它是人們說話時一種不錯的態度。這種方式的優點是易於消減人與人之間的隔膜,進而使傳達者有效地把自己的思想傳遞給被傳達者。

我們可以把親和力比作盛裝佳肴的器具,而把我們所要表送給別人的思想比作佳肴。如果這器具是髒兮兮且令人討厭的,恐怕也不會有人願意品嚐盛在其中的佳肴。

某廠麵向社會招聘廠長。在招聘會上三位投標人講述自己的治廠方案,代表們互相提問,投標人當場答辯。其中一個女幹部一舉中標,榮任廠長。且看她是如何施展親和力的:

問:“你是個外行,靠什麼治廠,怎樣調動起大家的積極性?”

答:“論管理企業我並不認為自己是外行,何況我們廠還有那麼多懂管理的幹部和技術高明的老工人,有許多朝氣蓬勃、勇於上進的年輕人。我上任後,把老師傅請回來,把年輕人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安排好,讓每個人都幹得有勁,玩得舒暢,把工廠當成自己的家。”

問:“咱們廠不景氣,去年一年沒發獎金,我要求調走,你上任後能放我走嗎?”

答:“你要求調走,是因為工廠辦得不好。如果把工廠辦好了,我相信你就不走了。如果你選我當廠長,我先請你留下看半年有無起色再說。”

話音剛落,立即在全場爆起了掌聲。

問:“現在正議論機構和人員精簡,你來了以後要減多少人?”

答:“調整幹部結構是大勢所趨,現在科室的幹部顯得人多,原因是車少,如果事情多了,人手就不夠了。我來以後,第一目的不是減人,而是擴大業務、發展事業……”

問:“我是一名女工,現在懷孕7個多月了,還讓我在車間裏站著幹活。你說這合理嗎?”

答:“我也是女人,也懷孕生過孩子,知道哪個合理,哪個不合理,合理的要堅持,不合理的一定改正。”

女工們立即活躍了起來。有的激動地說:“我們大多是女工,真需要一位體貼、關心我們疾苦的廠長啊!”

會說話的秘密

這個故事進一步向我們展示了聰明的女人在發揮自己的親和力時的絕妙之處,也告訴我們親和力不是巴結和獻媚,它更是一種心與心的平等和互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