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5章 聽懂才能說出得體的話(2 / 3)

由此可見,試探性的話很多時候是帶著“麵罩”來的。這個時候你就得學會“迂回”,繞過“麵罩”,看清楚對方的真實意圖,然後再進行有選擇的應對。

聚焦深入法

聚焦深入法是指先就某方麵的問題做掃描式的提問,在探知對方的隱情所在之後再進行深入,從而把握問題的症結所在,這種試探的方法比較多地出現在商場之上。

A企業的小王和B企業的小張就某個項目已經談得非常好了,眼看著應該簽約了,可是B企業的小張卻借口忙其他事情一直不肯簽約,這影響了整個項目的運行。A企業的小王感到不解,於是他就采用聚焦深入的方法試探對方。首先,小王證實了小張的合作意圖,在此基礎上,小王分別就對方對自己的信譽、對項目的準備情況、資金到位情況、合作檔期、成功之後的銷售和分紅等逐項進行探問,最終小張的回答表明,上述方麵都不存在問題。最後,小王又問到貨款的支付問題。小張表示原先小王所提到的分三次付款比較麻煩,更何況這種付款方式要將一大筆錢分為好幾筆,非常影響大家的積極性,所以他希望能一次性付款。

在了解了這個問題之後,小王就當前形勢以及三次付款的必要性等問題做了更加詳細的解釋。很快,小張心裏的疙瘩就解開了,合同很快就簽了,項目也正式啟動了。

當自己的態度非常不明確的時候,別人就容易使用這種方法來試探自己。因此當對方一項一項地和自己“核對”的時候,你就應該明白,這或許就是對方在試探自己,那麼你就能輕鬆應對了,該說的說,不該說的不說。

示錯印證法

示錯印證法是指,探測方有意通過犯一些錯誤,比如念錯字、用錯詞語等種種示錯的方法,誘導對方表態,然後探測方再借題發揮,最後達到目的。

在某時裝區,顧客對一件衣服比較感興趣,攤主前來搭話說:“看得出這件衣服很合你的意,是不是?”顧客默許。攤主接著說:“這衣服標價150元,對你優惠,120元,要不要?”顧客沒有表態。攤主又說:“你今天身上帶的錢可能不多,我也想開個張,折本賣給你,100元,怎麼樣?”顧客有些猶豫。攤主又接著說:“好啦,你不要對別人說,我就以120元賣給你。”顧客疑問:“你剛才不是說100,怎麼現在又漲價啦?”聽了顧客的疑問,攤主煞有介事地說:“是嗎?我剛才說了這個價嗎?啊,這個價我可沒什麼賺頭啦!”攤主稍做停頓,又說,“好吧,既然我已經說了100元賣給你,那我就得講信用,除了你以外不會再有這個價了,你也不要告訴別人,100元,你拿去好了!”於是,顧客興衝衝地買下這件衣服,交易完成!

這就是“示錯印證法”,通過一些明顯的錯誤來引誘對方表態,從而達到說話者本身的目的。麵對這種錯誤,很多人都會上當。其實麵對這些問題的最好辦法就是懂得沉默,即便對方有一個很明顯的錯誤擺在那裏,你也不要“逞強”去糾正,否則就有可能跳入對方為你挖好的那個陷阱之中。

除此之外,還要善於擺脫對方的“擺布”。如上述案例中,攤主就是在暗地裏“擺布”顧客,其實顧客完全可以再壓壓價,以更低的價錢購買這件衣服。

總之,聽懂別人的試探是一種聽話的技巧,也是一種避免底牌泄露的技巧。不過說起避免底牌泄露,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回避一些敏感的不好回答的問題。但是麵對這些問題,如果坦白地答一聲“不知道”或者“無可奉告”,不僅會使對方難堪,而且會使自己顯得沒風度,沒涵養。這時,最巧妙的辦法是使用一些無效回答。

所謂無效回答,就是用一些沒有實際意義的話去做非實質性的回答,推諉搪塞,答了等於沒答,而別人又不能說你不作回答。

無效回答的方法和策略多種多樣,常見的有以下幾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