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後,三月初九這日,黃道吉日,宜嫁娶。這日也是宸王夜千影和睿敏公主冷紫瀠的大婚之日。
在這之前,三書六禮的程序都已經走完了。六禮包括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
納采:這是議婚的第一階段,男方請媒提親後,女方同意議婚,男方備禮去女家求婚,禮物是雁,雁一律要活的。為何用雁?雁為候鳥,取象征順乎陰陽之意,後來又發展了新意,說雁失配偶,終生不再成雙,取其忠貞。
問名:是求婚後,托媒人請問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準備合婚的儀式。
納吉:是把問名後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再通知女方的儀禮,又叫“訂盟”。這是訂婚階段的主要儀禮。古俗,照例要用雁,作為婚事已定的信物。後發展到用戒指、首飾、彩綢、禮餅、禮香燭、甚至羊豬等,故又稱送定或定聘。
納征:是訂盟後,男家將聘禮送往女家,是成婚階段的儀禮。這項成婚禮又俗稱完聘或大聘、過大禮等。後來,這項儀式還采取了回禮的做法,將聘禮中食品的一部或全部退還;或受聘後,將女家贈男方的衣帽鞋襪作為回禮。聘禮的多少及物品名稱多取吉祥如意的含意,數目取雙忌單。
請期:送完聘禮後,選擇結婚日期,備禮到女家,征得同意時的儀式。古俗照例用雁,禮品一般從簡,請期禮往往和過聘禮結合起來,隨過大禮同時決定婚期。
親迎:就是新婿親往女家迎聚的儀式。這項儀禮往往被看做婚禮的主要程序,而前五項則當成議婚、訂婚等過渡性禮儀。
三月初九這日,冷紫瀠早早的就被藍皇後叫醒,開始淨麵,梳妝,穿嫁衣。這次冷紫瀠的大婚都是由藍皇後這個姨母操持的。
在吉時將至的時候,夜千影親自率領自己的手下侍衛前往睿敏公主府迎娶。夜千影到了睿敏公主府,先以雁為禮,《儀禮》中稱之為“奠雁”。雁一生中隻婚配一次,配偶之後便形影不離,二者中若死去一隻,另一隻則形隻影單終生不再婚配。以此反映夫婦堅貞不移、琴瑟合鳴、白頭偕老的美好願望。
夜千影的花轎抵達睿敏公主府時,公主府大門緊閉,這叫攔門。夜千影在外叩門,催請冷紫瀠上轎。這時,便要有一番禮節性的對答,公主府內有人隔門要“紅包兒”。攔門到了一定的時間,夜千影終於進了門。
進門後除了特別的寒暄,夜千影還要送上禮品,這些禮品因對女方的不同而存在著極大的差異,但都有喜慶的意思。娶親的歸途,必須走另一條路,表示“不走回頭路”。如果路上碰到廟、井、祠、墳、大石和大樹等,都要張氈把轎子遮起來,為的是辟邪。
夜千影用來娶冷紫瀠的花轎及儀仗回到宸王府門前時,王府本來亦照例大門緊閉,說是可以煞煞新娘的性子。不過夜千影怎麼可能讓冷紫瀠受這種委屈呢!大門直接開了之後,花轎抬進庭院,要先過火盆,為冷紫瀠送親的冷以烈,就隨著花轎進入庭院休息,夜千影吩咐人以酒筵相款待。
下轎的時辰一到,抬轎的人把花轎抬到大廳門口。此時夜千影先向轎門作三個揖,由喜婆啟開轎門,侍女影梅、影蘭扶著冷紫瀠下轎。然後遞給冷紫瀠一個小瓷瓶,瓶內裝以五穀及黃白戒指兩枚或四枚。冷紫瀠把寶瓶抱在懷裏,然後由影梅、影蘭攙扶,姍姍而行。這些禮節過了之後,就在供案前舉行成親典禮,俗語叫拜天地。
端坐在上首的高堂自然是明帝還有安嫻皇後的靈位。本來是應該是現在活著的正宮皇後藍皇後作為夜千影的高堂之一的。不過,善解人意的藍皇後對明帝說,讓安嫻皇後的靈位看著夜千影成親,想必安嫻皇後和夜千影都會高興的。所以,明帝就讓人請出了安嫻皇後的靈位,放在自己的旁邊。
禮官在一旁念著三拜的儀式,明帝在上首看著愛子笑意慢慢的臉,心裏欣慰不已。自從柔兒過世之後,自己就在沒有在影兒的臉上見過他的笑容了,這次影兒娶了瀠丫頭,臉上也有了笑意,想必自己的決定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