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三十三章 以路突破(1 / 2)

洛雲瑤給自己辯解,她的心上人當然是在給自己說話,他能說得這麼不動聲色已經很不容易了,再或者說,依照秦璟顥的身份和一直以為的為人,他能開腔就很不容易了。

作為一個以後要在官場好好混,而且還要帶著自家的夫君一起在官場混的人。洛雲瑤自然知道蕭離墨話中的意思,也就順著蕭離墨的話繼續:“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是父親對微臣的訓誡,微臣自然時刻牢記在心。”說完似想到了什麼一般,感激地看著蕭離墨,又說道:“從微臣步入西秦官場開始,殿下對微臣的幫助,微臣更是不敢忘,如今出了這檔子事,如果不是殿下,微臣真真是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微臣受殿下大恩太多,真是惶恐至極,無以為報。如果殿下來日有用微臣的地方,微臣一定肝腦塗地,死而後已。”

這一段子的官場話也算說得漂亮了,隻是說者無心,聽者卻有意。

蕭離墨溫和的笑容之上雖然看不出來對這段話有什麼表示,但卻也用溫和的語氣開口:“遙兒的用處大著呢。來日方長,孤且等著來日遙兒的報答。”

果然剛才那段話取悅了蕭離墨,久違的“遙兒”再次出線。洛雲瑤卻因為這句話頭皮發麻,忙的轉了口,“剛才微臣說到哪裏了?”又自問自答:“哦,對於在秦將軍離開的時候,我和丫鬟發生了什麼的猜測。”

洛雲瑤將自己的目光落在窗外,淡淡地似乎在複述一件已經發生的事件。絲毫沒有這是一件沒有根據的猜測,而猜測的根源是要害她。

“可能當時,丫鬟奉著秦大將軍的命令過來請我過去拜見太子殿下。而我當時可能在翻找著秦大將軍某些重要的文件,正好被丫鬟撞透。於是我起了殺心。丫鬟肯定是要逃跑的,她不僅要逃跑還要將事情告訴給她的主子秦大將軍,所以一路向殿下郡主將軍所必須經過的地方過來,我一路尾隨,正好在你們之前殺了她。”

洛雲瑤出神地看著窗外的景色,目光卻是空洞的:“這也就可以解釋為什麼我是要害秦將軍。為什麼我要追著丫鬟去殺死她。必須要滅她口的原因。時間也穩和。”

蕭離墨對整件事情持以毫不關心的態度,也表明了他對這個猜測的不相信:“是,大多數人都會這樣想。可是這件事情的疑點太多了。”

洛雲瑤頷首,將疑點說出來,完全沒有自己是案件中的核心人物況且還是重點嫌疑人的自覺性。她更像是真的來查案的:“一,丫鬟不可能知道我和杜潤生還有什麼關係。我不可能傻到邊找文件還邊說我和杜潤生的關係。其二,這一路的追殺過來,不可能不吸引將軍府上人的目光,將軍府的人又不是死的。其三,我怎麼可能正好在丫鬟要碰見她家主子的時候正好殺了她?”

蕭離墨評估著她的分析,將她的三點說明:“第一點疑點存在的理由是猜測的成立。先置它不提。現在遙兒需要將第二點和第三點說清楚了。”

洛雲瑤想的也正是這個道理,於是繼續前麵的話:“關於第二點。先讓我說說本來我當時所經曆的本來的情況。”洛雲瑤當然不可能說道當時走這條路是因為她以為這丫鬟是帶她過去藏起來的。於是不動聲色的撒了一個謊。邊嘲笑自己謊話大王,邊又狡辯,在官場混不說謊怎麼可能混得下去,一定分分鍾玩完。“我對於將軍府肯定是不熟悉的,就算之前來過,可是將軍府移步換影,微臣又天生愚鈍,肯定是不了解秦將軍府上的格局。所以我是需要丫鬟來帶路的。令我奇怪的事,她走的是一條人跡罕至的小路。微臣自然是奇怪而問她。丫鬟回答說:將軍說,走小路快一些,以免洛尚書因為讓太子殿下久等而失了禮數。”洛雲瑤說得跟真的一樣,“微臣當時感慨於秦將軍雖然是征戰沙場的英雄人物但是心思縝密如思,微臣愧而不如呢。也就沒有多想跟著丫鬟一路過來了。”

蕭離墨點頭:“既然是人跡罕至的小路,讓人一查就可以知道。遙兒且說說猜測的情況。”

洛雲瑤睜著眼睛說完了瞎話。見自己並沒有露出太多的破綻,鬆了一口氣,“如果按照猜測來,情況也很簡單。丫鬟為了早點來稟告自家將軍所以抄了近路。那麼這件事的疑點就是,她為什麼非要考慮路程還很遙遠的秦大將軍而不考慮先將消息散播開來,邊跑邊告訴將軍府的其他仆人。明顯這樣做的效果更明顯一些,其一,不至於讓她一個獨守秘密,讓秘密隨著她的死而埋藏於她腹中。其二,告訴了將軍府的那麼多仆人,那麼就不會是我奈她們如何了。正如殿下所言,我隻是個瘦弱的少年,看起來像個發育不完全的孩子。如果她將消息宣揚開,那麼這些仆人完全可以製度我,然後等殿下和秦將軍過來審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