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很快就過去了,一年之計在於春,種田的農民們又開始在莊稼地裏忙碌,靠山屯也熱鬧起來,天氣回暖,山上多了小動物的身影,野菜也開始展露頭腳,閑置了一個冬天的人們,也紛紛往山上跑。
,枯萎的樹葉慢慢發出枝丫,各種鳥類也出來嘰嘰喳喳的叫著,印證了大地回春,萬物複蘇的話。
李家也如往年一樣,開了春就下地勞作,家裏的勞動力早出晚歸各有各的事兒。
李小米兄妹一直處於放養狀態,三人就像是一群羊裏麵的任意幾隻,放羊的人隨他們長。而這個放羊的人就是白氏。
白氏管著一家老小,她自己的兒子都還沒長大成人,如何有過多的時間管李小米他們,照顧他們最多的,除了白氏就是李青青。
李青青見天氣暖和就背著二寶出去挖野菜,挖些嫩嫩的野菜也是一盤兒好菜。
坐在院子裏的李小米,釋放出精神力,出了李家大門,李家對麵是一道溝,裏邊張著幾顆歪脖子樹,右邊是一片空地,種了幾顆梧桐樹,靠牆堆放著幾個草垛。
李家左邊靠著的鄰居也是李姓族人,著一代住了七八戶人家,都是姓李的,過了著幾戶人家,就是一條土路,有三四米寬,土路兩旁都是一條條的小胡同。靠山屯的李姓人家都居住在這一代。
土路的盡頭旁張著一顆大隗樹,幾個人手拉手才能把它圍住,大隗樹上已經有綠色的枝丫冒出,到了夏天定滿樹愧花,飄香襲人!
村子裏雞飛狗跳好不熱鬧,大隗樹下是一個聚集地,上了年歲的老人,都愛坐在樹下嘮嗑,這都是村子裏上了歲數的老人,任哪個小輩兒從這過都得打聲招呼。
過了大隗樹,就是小河溝了。村子裏的女人們都愛在這兒洗衣服,三個女人一台戲,一群女人跟幾百隻鴨子沒什麼區別,東家長西家短,各家的事兒,沒她們不說的,這就是八卦聚集地。
李小米也沒興趣聽他們聊八卦,就操控這精神力往耕地那邊去,地裏的人都在翻地,見沒什麼有趣兒的事兒,就收回了精神力,她的精神力隻能覆蓋方圓三四裏地,再遠就不行,她雖出去的少,但是這一片的人大多看了個臉熟。
李小米擦了擦額頭冒出的汗,自己使精神力時間有點長,一陣風吹過頓時打了個哆嗦。
“哭哭哭,就知道哭,有哭裏功夫不知道多吃點,你看看人家”董氏一邊哄著哭鬧不停的女兒,一邊朝李小米走去。
李小米一個眼神都沒給董氏,董氏對大房的孩子不喜,從被李小米攻擊過一回後,她怕那個死了的王氏回來嚇唬她,也有所收斂,但管不住自己的嘴,經常在外邊跟人埋怨李小米吃的多,大房一個人幹活四張嘴吃,吃的都是他們二房的。
董氏走到李小米跟前說道“小米,你別欺負妹妹。我給你做飯去,聽著沒”董氏見李小米盯著樹看,理都不理自己,就把她提溜起來,抱著她拍了拍她的小屁股。
李小米最不喜歡讓人抱,剛開始被人抱的時候她渾身都是僵硬的,在末世時,每天都活在隨時可能被殺掉的環境裏,戒備心簡直刻在李小米的骨頭上。
李小米不願被董氏抱著,掙紮著又躺回去了,董氏見她不願意自己抱,冷哼一聲道“誰樂意抱你似的,不識好人心”不解氣似的用手戳著李小米的腦門。
“啪”李小米一巴掌拍她臉上了,董氏被打的一愣,揚手就要打回去,眼珠子一轉,隨即往地上一坐,抹起眼淚來,哭著說道“娘啊,你快出來看看,看看你大孫女給我打的,嗚嗚”。李小米收回冷冷盯這她的目光,冷哼一聲,心說“欠收拾”。
坐在屋裏的白氏聽見叫聲,趴在窗戶上喊道“老二媳婦,孩子也不是故意的,你瞎嗷嗷啥”。
董氏一聽不樂意了,站起身往屋裏走嘴裏喊道“她有多大勁兒你也不是不知道,你看看,你看看”。也不管哭鬧的女兒,跟白氏歪纏去了。
李小米也不樂意聽董氏胡攪蠻纏,看著身邊的奶娃娃哭的五官都皺到一起去了,還在哭,就伸出手來,捂著她的眼睛。
哭聲停頓一下,又響起,李小米來回重複捂眼睛的動作,奶娃娃哭聲反倒越哭越響,李小米扭過頭去不在理她,心道“這孩子,可真煩人”。
李小米曾經最不喜歡的就是孩子,她在孩子手裏吃過虧,在末世,越是看著安全的越危險。
她現在還是不太喜歡孩子。尤其是不會走路的孩子,例如她自己,雖然有一歲了,但是別人家一歲的孩子都還在哭鬧著吃奶,李小米自然也不敢太特殊,就一直跟著二寶來的,二寶會爬她就跟著一起,二寶會發出聲音,她也學的有模有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