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至2世紀,是羅馬帝國的強盛時期,它雄踞於地中海一帶,儼然是一個不可一世的大帝國。然而,到公元3世紀,羅馬的奴隸製便出現了嚴重的危機,農業衰落,政局動蕩,帝國的沒落已成無可挽回之勢。
奴隸主窮奢極欲,過著荒淫無度的生活。與此同時,統治者爭權奪利的鬥爭越來越厲害。在公元235年以後的50年中,竟換了10個皇帝。
公元395年,羅馬帝國終於分裂為東西兩部,即以君士坦丁為首都的東羅馬帝國和以羅馬城為首都的西羅馬帝國。千瘡百孔的羅馬帝國民怨沸騰,奴隸起義風起雲湧,最著名的是高盧人掀起的“巴高達”(意為戰士)運動,起義者以農民當步兵,牧人當騎兵,轉戰各地,使統治者膽戰心驚。公元408年,羅馬統率撤拉率領一支隊伍自高盧回意大利,路經阿爾卑斯山隘,突然被巴高達戰士截擊,全部戰利品均落入巴高達戰士手中。巴高達實行“把奴隸主變成奴隸”的政策,不斷向羅馬官吏發動進攻,受到奴隸們的熱烈擁護。
羅馬帝國陷入一片混亂之時,又遭到了新的危機:東方日耳曼人中的哥特人開進了意大利。統率這支大軍的,是哥特人中最有名的勇士阿拉裏克。
可是,羅馬的司令官斯底裏哥把阿拉裏克打敗了。
公元408年,阿拉裏克的大軍又一次向羅馬挺進。他們占領了羅馬的港口,斷絕了羅馬的糧食來源。公元410年,阿拉裏克決定打進羅馬城,他向士兵們宣布:攻進羅馬,可以任意搶劫3天。搶光、燒光之後,哥特人在入城的第六天放棄了羅馬,向意大利南部推進。
公元476年,西羅馬隻有6歲的末代皇帝被廢黜。就這樣,這個曾稱霸地中海,曆時12世紀的奴隸製大帝國。終於在奴隸起義和外族入侵下,覆沒了,西歐曆史從此揭開了新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