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8章 秦始皇為什麼要焚書坑儒(1 / 1)

焚書坑儒是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統治人民的思想文化而采取的兩項重大措施。

戰國時期,由於社會關係發生激烈變動,學術界呈現出一種學派林立、百家爭鳴的新氣象。到了末年,諸國分裂歸於統一;與之相應,思想文化也出現了力求兼收並蓄、熔各家學說於一爐的趨勢。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運用封建國家的權力,強製推行思想文化的統治政策。焚書坑儒就是在這樣的曆史背景下發生的。

秦朝確立了專製主義中央集權的封建行政體製後,一些儒生和遊士針對時政,引證《詩》、《書》和諸子百家的話,以古非今,“入則心非,出則巷議”。秦始皇34年(前212年),丞相李斯為杜絕“諸生不師今而學古,以非當世,惑亂黔首”的現象,提出“焚書”的建議,得到秦始皇的認可。當時所焚之書包括兩部分:一是統一前的列國史記,二是百姓私藏的《詩》、《書》和百家語;至於秦國的史書、博士官收藏的圖書和百姓家藏的醫藥、卜筮、種樹等技藝之書,則不在此列。所禁書籍都必須在30天之內上交地方官府焚毀。

焚書的次年,又發生了坑儒事件。秦始皇晚年為求長生不老,寄希望於方士尋覓仙藥,因此,方士侯生、盧生等很受寵幸。後來,侯生、盧生無法繼續行騙,便以始皇貪於權勢、不可為求仙藥為由,相約逃亡。秦始皇聞訊大怒,認為儒生多以妖言惑亂黔首,於是下令禦史案問諸生。受株連的儒生達460餘人,最後都被活埋於鹹陽。

坑儒的事件發生之後,連秦始皇的長子扶蘇也覺得過於殘忍,就對秦始皇說:天下初定,百姓尚不得安寧,這樣做恐怕會引起騷動。秦始皇聽了,反而把扶蘇貶到上郡去監督蒙恬的軍隊。坑儒激起了儒生的普遍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