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曆史學家指出,春秋戰國時期並無西施其人。而是在那之前200多年,就有史書記載:“毛嬙、西施,天下之美人也。”
因此,學者認為,西施隻是古代對美女的稱謂,並不是專指某一個人。
但後人對上述觀點不感興趣,或者說是不願接受。因為,悠悠曆史長河,在民眾的心目中,西施是具有沉魚落雁之容的美女,是不可更改的美的化身。西施的美已被公眾認可,人們寧肯信其有,絕不信其無。
東漢時期以後,據《吳越春秋》記載,西施在吳越交戰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西施憑借自己傾國傾城的美貌,肩負顛覆吳國的使命,毅然入吳做了吳王夫差的寵妃。
西施的美色,使吳王無心料理國事,最後敗於越王勾踐之手。
而西施最後怎麼樣了呢?
有人說,西施被越王裝入口袋沉江而死,此舉意在不讓“美色亡國”重演。《吳越春秋·逸篇》有這樣的記載:“吳亡後,越沉西施於江今隨鴟夷而終。”
有人反對這種說法,認為西施為越王滅吳功績卓著,被越王沉江於情理不容。
東漢人袁康著書稱,西施在大功告成之後,隨範蠡遠遊它鄉,過隱居生活去了。
也有人說,西施在吳國滅亡後重返故鄉,依舊每日浣紗。後來在一次浣紗時,不慎落水而死。
西施之美,在人們的心目中,永遠都是完美無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