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全明星話劇借老舍翻身(1 / 2)

文娛歡場

作者:Faye

吆喝聲、冰糖葫蘆、熱騰騰的大碗茶,民間藝人捏麵人、畫鼻煙壺……觀眾有種逛廟會的感覺。這是北京天橋劇場前廳“老北京文化展”的一幕。這般設置,是為迎接話劇《四世同堂》在北京的首演。難怪導演田沁鑫感慨:“老舍先生《四世同堂》算回家了!”

有“北京第一戲”之稱的《四世同堂》早在話劇製作之初,其全明星陣容的光環就一直吊著北京觀眾的胃口,雷恪生、孫紅雷、黃磊、朱媛媛、辛柏青、陶虹、秦海璐、殷桃、劉天池……明星數量之多甚至超越了賴聲川的《寶島一村》。

“明星話劇”這個詞與其說是招牌,不如說是軟肋,且不說太多明星毀了太多話劇,即便是孟京輝、賴聲川、林奕華這樣的大師用星也難免良莠不齊。加上北京的觀眾對早年電視劇版的《四世同堂》牽扯了太多的情結,話劇版的全明星陣容但凡玷汙了人們心中那些鮮活的角色恐怕都得遭炮轟。

“該有的都有了!這個戲站住了!”這是老舍之子舒乙先生觀看演出後的評價。

3個小時的戲,《四世同堂》讓人看到了一番不一樣的風貌,從主角到配角,每個星都不辱使命,甚至在不同程度上把戲演出了彩兒。

近10場演出下來,《四世同堂》給觀眾留下印象最深的往往是反派角色,尤其是利欲熏心的大赤包。

大赤包是小羊圈胡同裏的西太後,是嘴毒心更狠的潑婦,同時又是冠家的頂梁柱,有著男人不及魄力的“女光棍”。而出演大赤包的秦海璐,完全顛覆了自己過往的形象。業界評價她是“形象和氣質上的畸變”,這也難怪該劇去年10月在台北首演時,台灣娛樂界大哥王偉忠看過戲後竟然這樣詢問:“不是說有秦海璐嗎,怎麼沒有看到她出場?”

大赤包最後被害入獄的一場戲,她先是鏗鏘有力地對女兒進行了一次“活動政府關係”的現實主義教育,又給了自己一個英雄般大義凜然的告別。大赤包退場的那一刻,讓人覺得罪有應得,又總覺得台上缺了她有一絲不舍。

相比電視劇版李婉芬演的大赤包,秦海璐少了“滿臉跑眉眼”的矯揉造作,多了更具喜感的人情味。“記得雷恪生老師聽說是我演,當時就說,‘挺好,可以演成一個小精豆子’,但後來導演擔心形象扭轉得太大,不僅觀眾難以接受,所以我們從服裝造型上還是盡量往電視劇版上靠。”在秦海璐看來,“大赤包的台詞不是生活語言,都是押著韻的,甚至可以打著板說,台詞的內容是每個人心裏都惦記但又上不了台麵的心思”。

在田沁鑫看來,秦海璐在舞台上的節奏感是很多演員難以企及的,“老舍先生將反派人物形象處理得很卡通,《四世同堂》其實是一部現實主義中接近荒誕主義的作品”。

與秦海璐盡情飆“潑”的還有陶虹。為了把一個奸讒懶滑、無情無義的胖菊子演得十分有喜感,陶虹說,她和秦海璐在排練時都在身上綁著沙袋找感覺。

辛柏青挑戰一個“有點二的壞人”冠曉荷,從一開場洋車上的那段“不愛國論”開始,一向演好人的辛柏青一點點把這個可恨又可悲的人物填補得豐滿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