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地下秩序(1 / 2)

在旺角油麻地舊區,廟街和窩打老道以北,彌敦道以西,上海街以東,界限街以南的區域是香港最龍蛇混雜、聲色犬馬的地方,這個地方名字就叫作砵蘭街。

說起砵蘭街,很多不熟悉它的人會也許會首先會想起類像“洪興十三妹”這樣的黑幫大姐頭,可實際上,這裏遠非電影中所描述的那樣混亂不堪。香港一直都是全世界治安最好的地區之一,當然砵蘭街亦不例外。隻是在九七回歸以前,這裏或者說香港的很多地方都有著它的地下秩序,九七回歸之後地下秩序也許仍然存在,但已無非昔日那般。

地下秩序,就如字麵上所表述的一樣,它是隱藏於地下的秩序,是隻在少數人群中所運行的不被大多數人所知曉的陰暗秩序,這樣的秩序它與大多數平凡的市民無關,卻養活著香港深陷於罪惡地獄泥裏的幾萬、十幾萬乃至更多的古惑仔。

可是身為警務人員,我們當然不會允許作何有悖於政府管理原則和淩駕於法律之上的地下秩序的存在。但是,當地下秩序形成日久且根深蒂固的時候,我們警察在很多時候除去采取正途的方式來加以鉗製之外,還會采取一些非常手段來對付他們。

也許作為一名警察說這樣的話有些不負責任,但是走在登打士街看著街道兩旁各色的夜店、時租酒店、私人會所以及隨時不知從何處冒出來的衣著暴露濃妝豔抹的性工作者,我會冒出一個想法,那就是這些被現代文明社會所不恥的行當和從業人員,其實也有其存在的價值和必要。他們的出現至少能夠折射出某一特殊時期和特殊人群的現實生存狀態,而他們的生存狀態如何,從某個角度上正是檢察政府工作的晴雨表。

宋克傑說要帶我體驗一下香港皇家警察的真實生活,其實說白了,他就是要帶我到砵蘭街看看警察是如何挑戰那無法無天的由黑社會組織所創造的地下秩序。

“這些,還有這些……”宋克傑指著被炫爛霓虹火燈環抱的樓宇和各色店鋪,對我說,“阿仁啊,看看這些香港的市井繁華,這些就是最真實的香港生活。可是你知道嗎,這些隻是真實香港生活的一個麵。在夜晚,特別是砵蘭街的夜晚,它的精彩遠勝於白天。而且,這裏的夜晚更有著完全有別於白天的生存方式,雖然這些生存方式很多是不被主流社會所接受的,但它卻依然大行其道,這就是所謂的地下秩序。”

“地下秩序?”我問,“師兄,你所說的地下秩序就是指由黑社會組織所操控的無政府狀態下的秩序嗎……香港真得存在這樣的地下秩序嗎?”

宋克傑笑笑說:“當然存在了,不但存在而且還要比你所能想象得嚴重和複雜的多。”

“如果是那樣的話,我們的政府為什麼會允許這樣的地下秩序存在呢?”

宋克傑反問:“阿仁,我問你,你認為我們可以徹底瓦解黑社會和根除犯罪嗎?”

“當然不能……”我斬釘截鐵地回答,但是又覺得這樣回答有失偏頗,於是又補充說,“不過我們應盡最大努力打擊犯罪,以此來維持一個更好的社會秩序。”

宋克傑說:“再幹淨的盤子上都有附著的細菌,惡勢力組織之所以被稱作黑社會,就是因為它的黑和它的社會性,這就猶如白天與黑夜並存一樣。其實罪惡是潮汐,它今落明起,即使再嚴厲的打擊也不會把它徹底根除。所以,對於地下秩序,我們隻能控製它以一種什麼樣的形式存在,卻不能控製它是否存在。”

“我不明白,為什麼那麼多的人寧願屈服於黑社會的地下秩序,卻不願意來尋求警察的幫助……難道我們做得不夠好嗎?”

宋克傑說:“那是因為我們警察是在陽光下執法的,可是總有些陰暗的角落是陽光所照射不進去的。拿不到錢的應召女郎她不會尋求警察來幫她要回她應得的錢,社團要爭取話事權更不會尋求警察來協調解決。就連這些個店鋪,如果他們被人收保護費,不到萬不得以也不會選擇尋求警察的幫助。因為如果他們選擇尋求警察和政府來幫助,那些隱藏在黑暗角落裏的人就會隨時的用卑鄙的手段來對付店鋪主人,而我們警察和政府真得很難做到對他們的時時保護,而店鋪主人們更不相信我們能夠做到對他們的時時保護。”